“万物都会归亡,正如死魔所昭示的那样,若人获得了幸福快乐,那这幸福快乐也是必然要失去的,正如天人五衰,享乐之天人也要承担衰亡,注定失去拥有的一切快乐,足可见,这世间只要见得了快乐,便注定会有对等的痛苦出现,因此,众生皆苦。”
李启点头,这个看法,确实是和死魔所认为的‘灭亡’一样。
“第二,则为集谛,‘集’为苦根,一切苦恼之根源集合,所有的幸福快乐,其实是都源自‘思想’,若是有思想,就有了烦恼,只要有所求,有所欲,烦恼苦楚自生,这是对应烦恼魔的之谛。”
“第三,为灭谛,灭即‘涅盘’,众生于苦海之中挣扎,无有刹那之安息,于是,他们会想尽办法来缓解这种痛苦,有的是经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寻快乐,这是下等无益的凡夫之法,因为得到的快乐越多,失去的痛苦就越多,最终只能不断渴求不断索取,一直到失去为止。”“另一个,则是经由各种苦行以寻求慰藉,通过修行或者别的折磨自己,用小苦来断绝大苦,这也是无用的,因为所有的一切感受,都不是真正的本念,应当断绝针对感知的解脱之法——”
李启这时候插话道:“我懂了,断绝感知的影响,以本心本念为引,所以能够隔绝五蕴这所有感知的影响,因此这是针对五蕴魔的。”
“没错。”舍利弗微笑点头:“正是如此,这便可以引出第四重,道谛。”
“道谛所言,便是通过八正道、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能永断根本烦恼,了除一切苦果,证得清净的解脱境界,断绝生死,烦恼,感知,以及最后的‘思绪’,彻底清静,如此,哪怕是天魔之魔念,也无法影响到你了。”
舍利弗所言四圣谛,恰好对应四种魔头,如果能够顺着这一切做到,达到‘清静之空’的境界,确实可以不受一切魔念的影响。
但是……
李启皱了皱眉,说道:“那这和死了有什么区别?没有欲念,没有行动,没有感知,甚至连思绪都没了,这不就是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吗?”
没错,虽然这确实是一种办法,但李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和自己的‘道’并不相符。
佛门所采取的办法,实在是太消极了,李启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