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万道长途 > 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施手段(2/6)
佛门中人真切认识此境界,然后能安住在此境界中,这即是佛家所谓涅盘了。

    只要一无所得,还是空,只是常人不了解,硬要在此空的境界里求所得,硬想满足自己一切欲望,这便形成了人生种种愚昧与罪恶。

    此语说来抽象,但实际上非常具体,而且真实。

    凡属人生之事,当知皆虚幻不实,当下即成空,没吃饭的时候想吃饭,吃饱饭了想好衣,有了衣服要美娇妻,兜兜转转,其实要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外物’。

    人生在世,总想获得各种外物,但外物之所以是外物,就是因为它是会消失的,若说凭于财富,可以满足其他欲望,则一切欲望既是在满足时即消失了,犹如享受美食,夹起一筷子送入嘴中,舌尖快活了一会,咽下之后,便不再快活,于是便要追求下一筷子。

    如此一筷子,接着一筷子,不就停不下来了吗?

    欲望,便是这样啊。

    那不还是到头总是一无所得吗?权力更是间接的,地位又是间接的,名誉仍然是间接的。

    人有了权,有了位、有了名,可以有财富,有享受,但最终,这些在时间拉长之后,还是会消失。

    所以,还是一场空。

    认识空的那一套,如说安乐,安乐何在呢?你这一想,当下安乐即成空。

    如说贫贱,贫贱何在呢?你这一想,当下贫贱即成空。

    其他成功失败,一切具如是。

    不过,这也只不过是佛门的一家之言,恐怕很多道统是不认可这点的。

    但这并不妨碍,这种想法,很适合对付天魔一脉。

    天魔是‘有’,欲界更是‘一切现实的总和’,那佛门言‘空’,就算是欲界,又奈我何呢?

    面对扑来的黑雾,舍利弗轻轻双手合十:“我行般若波罗蜜,行远离空,无是功德。”

    ———————

    而在目犍连那一边。

    四周烦恼涌来,谓贪乃至不正见。性是根本烦恼。能生随惑,故名根本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恒处生死,有情者,有情识故,故名有情,有情以具有贪等之故,身心扰乱,以此长溺生死海中,不得解脱,故名烦恼。

    有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