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
内阁大臣解缙、工部尚书郑赐求见,双喜有些为难地看着两人,道:“昨儿皇上只休息了一个时辰,这才刚用过午膳,午憩还至一刻钟,两位大人能否稍候一二?”
解缙、郑赐听闻之后,对视一眼,不免有些担忧,只是所汇报之事重大,又不敢迁延。
就在两人犹豫时,殿内
传来了朱允炆的声音:“让他们进来吧。”
双喜连忙请解缙、郑赐入殿。
朱允炆强撑精神,赐座二人,直接问道:“郑尚书也一起来了,可是张显宗那里有了消息?”
郑赐眼一红,起身走出,跪在地上,然后拿出了一份奏章,道:“皇上,张显宗,他,他为国尽忠了!”
“什么?!”
朱允炆脸色一变,站了起来。
双喜连忙接奏章,呈给朱允炆。
朱允炆展开奏折,低头看去,一股凄怆之感,铺面而来。
“臣户部主事宋礼顿首于徐州,工部侍郎张显宗奉命勘验水道,整堤安民……天雷滚滚,骤雨连夜,河水猛涨,天下危情……死肉初去,又已奔赴,身立长堤,浩气长存……”
“如今分水之策效用初显,开封、宿迁、淮安诸地已无大忧……赖圣人之德,全百姓之福,臣请为张侍郎立碑作传,以彰后世……”
朱允炆手中的奏折滑落在地,犹然记得,张显宗走时,自己还与他约定,待他归来,亲自设宴!
可如今?!
“皇上,安全局指挥同知薛夏求见。”
黄门禀告道。
朱允炆定了定心神,道:“让他进来。”
薛夏匆匆入殿,跪在朱允炆面前,高声喊道:“臣薛夏失职,还请皇上降罪!”
郑赐看着薛夏,顿时潸然。
朱允炆为了保护张显宗,派去的护卫便是薛夏,一位真正的安全局实权人物!
他没有失职,张显宗的死与他无关。
朱允炆也清楚这一点,只是无论如何,薛夏都没保张显宗周全!
“皇上,张大人临终之前,留下一封信,让臣下务必转交皇上。”
薛夏从怀里拿出牛皮袋,取出了那封珍贵的信,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