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错撩清冷郎君后 > 第35章 命如草芥(1/3)
    倒是不知谢知用了什么法子,不过一夜就撬开了李茂的嘴。

    时值季夏正午,院子里的暑气也带着一丝柔和,衙役来请宋辙时,见他坐在书案前,浮光落在他的发冠上,如道观里画中的仙人,叫人不敢造次。

    “宋大人,县令有请。”

    宋辙搁下狼毫,慢条斯理起了身。那光晕随着他的离去,直直落在书案上,只留细小的浮尘在其中飘荡回旋。

    李茂一把鼻涕一把泪,说着自己这些年的艰辛。

    衙门书吏并非食朝廷俸禄,每月银钱从知府的润笔费里支取。按着本朝惯例,一等书吏每年一百石米,二等书吏每年八十石米,莫说出门公干还能捞些油水,这样的日子自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因此,衙门里自今以往都是铁打的书吏,流水的老爷,甚至不少书吏还是子子孙孙代代相传。

    可这一切在三年前就变了,赵靖来衙门掌大权后,头件事就要削减开支,还说要以身作则从他的润笔费里减三成,用以河堤官道等修补。

    这的确是晴天霹雳,因得这话整个衙门书吏一年就少了小半的工钱,为了维持家中开支,不得已将这窟窿放到了力所能及的各处公务上。

    办黄册户帖的书吏要收一笔黄册费,征赋税的书吏要得一笔勘合费,这方田丈量还来不及想名头收费,他就被赵靖叫到了面前亲自教导。

    原是为了不久后军户屯田的事,他一辈子都踩在田地里头,竟没想到有朝一日要给秧苗土地下毒药。

    肥田在他的脚下变成荒田,他腰间的银子也愈发多了起来。

    “可这三年,并未听说有河堤修补之事,官道倒是清吏司年年要下银子的。”谢知疑惑道:“他削减了你们的开支,这钱又去了何处?”

    蒋捕快听得此言,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赵靖在登州三年,后院的女人都快塞不下了。”

    谢知脸上羞赫,竟不想是这等原因。

    “去年冬,赵靖又叫我把八仙里的田重新测过,每户或多或少都要减下一二分。我想着这是为将来争田地留个根据。”李茂垂头,愧疚道:“廖家那地一开始就惹了他心头不快,赵靖这心眼堪比芝麻大,都记着呢,特意交代我多给他家减下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