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直播。回答得很艺术」
「ps我的钢琴lo确实是先听到你的deo后改编的。我们的秘密。」
张明宇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迅速回复:「你的版本更美。」
「pps "三千公里的星光"这句」
消息显示已读,但好几分钟没有回复。张明宇正担心是否太露骨时,手机终于响起:
「正好是我查过的距离呢。巧合吗?(笑)」
「pps 下周回国。有个电台通告,制作人一栏写着"y",真巧。」
张明宇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确实接了那档电台节目的音乐指导工作,但用的是化名y——y year,也是明宇的缩写。
这种心照不宣的游戏既甜蜜又折磨。他们小心翼翼地绕过公司的禁令,用音乐和代号传递着无法公开的情感。
回到工作室,张明宇打开新歌的工程文件。这首歌他暂命名为《y》,融合了前世的dean和zi的风格,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更内敛,更私人,像一封加密的情书。
正当他调试贝斯音轨时,门被轻轻敲响。是金振宇总监,手里拿着一个u盘。
\"boa让我给你的。\"他将u盘放在桌上,\"ter在纽约录的一些素材,可能对你的新歌有帮助。\"
张明宇警惕地看着那个u盘:\"这是公司的意思?\"
\"公司只知道这是音乐交流。\"金振宇意味深长地说,\"ter提议的,boa批准的。至于里面有没有超出音乐的内容\"他耸耸肩,\"那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金振宇离开后,张明宇立刻插入u盘。里面有三个文件夹:一个标注\"音乐素材\",一个是\"演出视频\",最后一个简单地写着\"y\"。
他点开\"y\"文件夹,里面是一段音频文件和一张照片。音频是ter哼唱的旋律,没有歌词,只是简单的\"啦\"声,但曲调分明与《y》的主歌部分惊人地契合。而那张照片——是纽约的夜空,一角有手写的字迹:\"从这里看,星光要穿越三千四百公里才能到达你眼中。\"
张明宇将照片贴在电脑显示器边缘,重新投入到音乐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