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空闲,对宁堇琰而言,恰是施展拳脚的好时机。
宁堇琰捏着羊脂白玉镇纸,看着桑芩捧来的皂模陷入沉思。
模子是她亲自设计的,边缘刻着不周山纹,中央凹着篆体“颜“字——这是给玉颜阁定的徽记。
自那日在芷兰院说起“品牌“二字,始皇政便命少府工匠按她的草图打制了全套铜模,连装皂的绢袋都绣着暗纹云雷。
“桑芩,切记要等碱液与动物油脂搅足百次。“
她用竹筷挑起半凝固的皂体,玫瑰花瓣在琥珀色膏体里舒展如睡。
“子奚那边谈妥了蜀地的荔枝蜜吗?下月开业时,玫瑰皂要配荔枝香的润肤露,装在琉璃瓶里卖。“
桑芩垂首应下,袖中露出半卷竹简,上面画着她教的复式记账法。
宁堇琰特意从咸阳富商中挑了个账房先生给子奚当副手,光“资产负债表“就教了子奚三遍——他从未见过将货物、银钱、人力分三栏记载的算法。
玉颜阁选址在咸阳横桥旁的三层楼阁,原是六国商人留下的仓库。
宁堇琰让人拆了隔墙,改作前店后坊:
一楼摆着嵌螺钿的妆台,胭脂水粉按色系分柜;
二楼设雅间,可做面脂spa,用的是她改良的蒸汽熏脸法;
三楼最妙,临窗设着十二面青铜镜,配着可拆卸的木架,能演示“如何根据脸型画眉“。
开业前五日,她让子奚带着十名巧婢,举着绘有仕女图的绢幡在市门游走,图上女子眉尖点着玉颜阁特制的螺子黛,鬓角别着用蜂蜡固定的皂花。
酒楼“醉秦楼“则开在南市。
宁堇琰特意选了靠近粟米市的地段,让庖厨在临街处支起明档,铁鏊子上现烙的胡饼撒着芝麻,羊骨汤在陶釜里咕嘟冒泡。
她独创的“炒菜和靓汤“让食客们新奇,秦朝时包括权贵也只知水煮与炙烤之法,而宁堇琰菜谱之上各种吃法的炒菜和汤就有数十种。
最绝的是“会员竹牌“,刻着饕鬄纹的青铜牌分三等,持牌者可享折惠,还能预订“始皇东巡时吃过的同款鱼脍“。
七月初七未时三刻,宁堇琰对着青铜镜描完最后一笔斜红。
她身着丹砂色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