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之气,面带微笑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两人脸上挂着笑容,但在那个九郎看来,恐怕认为,这是在嘲笑他了。
开口说话的公子,向厉延贞和厉阿翁,插手深施一礼,笑着言道:
“小郎君切勿见怪,九郎鲁直,言语无状,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抬手不打笑脸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厉延贞匆忙还施一礼。
“先生言重,是小子性野,胡言乱语,多有冒犯。”
这位公子闻言,眼前一亮。看向厉延贞的目光,增添了几分的赞许之色。
“小郎君妙人。只是,还请小郎君指教,我等该如何下山才是。今日,我等三人,本是想要寒食之际出游一番,却不想这天公不作美。此时想要下山,却已找不到来时的路,兜兜转转,一个多时辰,也没有找到回去的路。”
厉延贞心中发笑,看来这个时代的文人,还真的野性。
恐怕是趁着寒食清明之际,到都梁山附庸风雅的游玩,最后落成了这副狼狈模样。
不过,厉延贞表面依然谦逊,指着他们过来的陡坡说:
“指教不敢。先生你们从这里就可以下去。不过,这是条小道,颇为险阻,都是我等山民上山的捷径。先生三人,也可以从这里返回上去,约二里左右,有一株杉树,从杉树后高坡越过去,就能够看到直通下山的大路。那条道,路势较缓,也是城里人上山必走的大路。”
三人听了,皆露出一脸的苦笑。
因为,他们从厉延贞所说的杉树旁,已经走过了两次。但是,却从未想过越过高坡看看。
“多谢小郎君!”
厉延贞又对他们客气了两句,就和厉阿翁先行一步,继续前行。
他可不准备,给这几个人带路。
虽然说,他们行进的方向一致。但是,看这三个人的样子,恐怕也跟不上他们的脚步。
厉阿翁跟在厉延贞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不甚感慨。
同时也有些惊疑。
今日厉延贞的表现,让他大为吃惊。
厉延贞父母的坟茔,就在杉树旁不远处。爷孙二人脚步很快,须臾间就到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