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夏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项目,赵小侯也不可能一声不闷的就迁移到太空里去,还是得汇报一下。
并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上面帮着解决呢。
譬如迁移的科研人员户口问题等等。
上面接到赵小侯的电话之后,倒是生出了一个念头。
随即就将科学院、工程院的一干科学大佬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当然赵小侯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并且在开会之前,他就被上面领导叫过去沟通了一下。
简单来说,上面的想法就是在科学院以及工程院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大科学院。
而这个大科学院就放在星际太空站里。
说白了,这就是聚集全大夏的顶尖科研力量,全国科研一盘棋,进行最尖端领域的科学研究。
毕竟星际太空站里的科研环境可要比地表强太多了。
这不单单只是无重力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星际太空站里的科研设备仪器冠绝全球。
这么说吧,哪怕是一个电子显微镜,星际太空站里的电子显微镜在性能上而言都要比蓝星上现有最尖端的电子显微镜倍数高上不少。
这并不奇怪,这都是得益于山寨版万能工厂在星际太空站的使用。
并且星际太空站里使用的山寨版万能工厂所使用的纳米机器人的种类更多,性能也要比地表上那几台山寨版万能工厂强上很多。
如此一来,星际太空站里的设备仪器肯定就更好。
与上面领导交流沟通之后,赵小侯不但没有反对,反倒对此很满意。
原因很简单,之前他在青花大学里建立实验室乃至于后面建立智能实验室的时候,想要招收科研人员太难了。
虽然现在赵小侯的名气大了,再加上种种原因,招人方便了,但能够招来的实际上并不算全国最顶尖的科研人员。
最顶尖的科研人员可都在那些国家秘密研究基地里呢。
就好似赵小侯上次去的401所,光是进去实习都至少得博士,并且还得优中选优,极为挑剔。
这么说吧,就智商、实际科研能力而言,能够在401所里正式上班的,那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