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严重怀疑里面的男主角并不是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被增选为科学院院士,对于赵小侯来说,也只是一个里程碑罢了。
接下来他就准备给1号智能ai更换主体了。
这次他设计的巨型锗碳芯片,为了ns方程研究所需要的巨大算力,光是直径就超过了3米。
如果还是之前22纳米的巨型锗碳芯片,这样的体积,其算力至少能够提升10倍。
而如果用5纳米锗碳芯片工艺来制造的话,其整体性能就将是之前1号智能ai主体的600倍以上。
毕竟对于锗碳芯片来说,体积越大,那么性能肯定就越强。
虽然这并不能让赵小侯很满意,但至少给1号智能ai勉强够用了。
至于3纳米的锗碳芯片,他不是不想研制出来。
但由于纳米尺度缩小到这个程度的时候,量子隧道效应一样会影响到锗碳芯片。
因而3纳米锗碳芯片的研制会很花费时间。
赵小侯也没有那个时候浪费在这上面。
反正吧,巨型锗碳芯片够用就行了。
不过想要制造3米直径的锗碳芯片,之前锗碳芯片项目组的设备仪器就不够用了。
别的不说,之前最大的反应釜也就只有1米多直径。
因而在制造3米直径的锗碳芯片之前,赵小侯还必须重新打造一套用来生产巨型锗碳芯片的设备。
这可不仅仅只是反应釜的问题,还有多重电磁波发生器等等也都需要重新打造。
不过还好,这一套设备仪器,在智能实验室里就可以自己打造出来的。
赵小侯还是准备使用单晶熔炼炉来制造这套设备。
虽说3d打印机械臂速度更快,但就目前来说,单晶熔炼炉一次成型出来的零件,组装起来的设备性能更好。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单晶熔炼炉也没有这么大号的。
虽然之前赵小侯就听说大夏第二重型工业集团聚集全集团之力打造出了一台生产规格在5米的单晶熔炼炉。
但那玩意到现在为止也就只有一台,并且自从制造好之后,其生产任务极为繁重。
当然,赵小侯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