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李火元穿越以来,第一次来到开元县城。
大门处排着长长的队伍,人车如流,出入有序,有四名县兵维持秩序、引导放行。
排队的百姓们或步行或牵驴,挎着包袱,负着行囊,皆左顾右盼、神色自若,或与身边的人低声谈笑,临县城门很宽,按照朝廷规定的大县规格,最多能供四架大车并驾齐驱,可这些百姓车马进出,只占了中间两个车道。
而左右两条宽道空荡荡的,并无一名百姓去占去走,仿佛有无形的围栏划出一条隔离线,使这些藐视规则又惧怕强权的黎民不敢跃雷池一步。
穿过城门。
一眼望去。
城内的规模相当不小,四横三竖七条主街,分化出干条街巷,其内常驻人口恐怕超十多万,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相当齐全。
主街两侧甚至有铺就青砖的"步道’供百姓通行,可以说就是一座没有霓虹灯火大型都市。
百姓多在街上闲逛,沿街两侧有衣着靓丽的小姐公子,也有手携稚子的少妇夫人,路边铺面里,时而能飘来勾人香味,以及摊主的吆喝:“正宗窑烧鸡,祖传配方,油而不腻”
“油饼,食不食油饼?”
跟着韩跑跑一路前行,。
李火元拎着布袋子,左看看右瞧瞧。
又见沿街摆摊的贩夫俗子,耍大枪阔斧的卖艺人,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四散闲逛的混混地痞,担着两担子豆腐的挑夫,勾瓦舍亦传来姑娘们的靡靡之音……
可比河工村要热闹的多。
他摸摸怀中的银子,打算回头多买些东西带回家。
穿行多条街道后。
两人来到城北一处僻幽之地。
祛秽司便在此地。
筑于城内地势最高的矮山上,阁楼谈不上磅礴大气,更无富丽堂皇,却有朱门绿瓦绵延向北,雕梁画栋,沉雄古逸,别有韵味。
“走。”
韩跑跑招呼一声。
李火元拾嶝而上,植立镶剑石刻,有青草渔家,有雁峰烟雨,还有屏雪霁等。
再往前是两只看守山门的石狮子,花草榛榛,其后巨木参天,叶秾枝蓊。
左侧是一株老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