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把赵大婶拉到一边。
赵吉祥是家里的独生子,又是唯一的男丁,可以说承载了赵家所有的希望,因此赵家也是大山村为数不多计划把孩子送去学堂的人家。
要说村里了解学堂的人,询问赵大婶,肯定没错。
“赵大婶,我想了解一下,学堂的学费有什么要求,还有入学需要准备什么。”
“啊?你是打算……”
“对,等到了渠县,安定下来,我想把铁蛋送去学堂。”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学堂啊,那可不便宜……”
赵大婶直摇头。
“怎么说?”
“我打听过,距离大山村最近的陇县,有个学堂,光是每年学费就要五两银子!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读书要买纸笔,买书本……哎哟,那可真是个无底洞!”
她本来都想咬咬牙把赵吉祥送去学堂的,可惜事实是牙咬碎了都供养不起。
即使读书,考取功名是现如今穷人最简单的出路,也不是所有穷人都办得到的。
“我明白了……除了钱,还有别的吗?”
“有有有!那个老师还说,要做了什么启蒙才能去学堂,要读三啊千啊什么的,反正就是基本要认字。”
这也是阻拦穷人孩子的一大问题,毕竟学费都交不起,别说学前启蒙了。就算请得起老师,大山村那种穷乡僻壤也不一定有。
赵大婶说的书应该是《三字经》和《千字文》,别的她也记不住了。
“对了,渠县比我们这边都富裕,要不里正也不会想着去那里发展,那里的学堂学费肯定更贵。”
“没事,应该也不会差多少。”
苏念说完,一个村民凑了上来。
“你要把苏铁蛋送去读书?”
虽然钱金兰比较凶,但苏念长得乖,说话又温柔有礼貌,和自家娘一对比,人缘立马就好了。
因此,听到自己擅长的话题,那村民立马上前了。
苏念也不嫌弃村民的身份,点头:“是啊,怎么了?你有什么经验吗?”
“嗨,我是咱们村的王屠户,你忘了?”
男人说完,苏念从记忆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