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方法用错了,这种方法,只适合用在同一个内宅的女眷身上。”
刘氏耐心的给她讲了一些相关的手段,也算是借着这个机会,给姜碧上了一课。
姜碧受益匪浅:“我知道了娘,以后我会考虑的更全面的。”
“嗯,你还年轻,这条路还长呢,你慢慢摩挲,娘也会教你的。”
姜碧皱眉:“那苏悠然的出现,就没作用了?”
“倒也不是没作用了,她既喜欢摄政王,那肯定视姜濡为眼中钉,我们什么都不做,她就会想办法对付姜濡,我们只要把她推出去,在后面旁观就好了。”
“记住。”刘氏又强调一句:“不管任何事,能不自己沾手的就不要自己沾手。”
姜碧若有所思点头。
刘氏又叮嘱她去了摄政王府后该怎么做。
一路上孜孜不倦的教着姜碧。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停在摄政王府的侧门。
刘氏跟姜碧下了马车。
苏悠然也下了马车。
三个人带着丫环站在了侧门前。
婆子敲了门后,侧门很快打开,门童看到来人,立马将人迎进去。
姜濡老早就交待好了,如果姜府的人过来了,直接将人带到后院的碧水亭。
姜濡那边得到了消息,也动身去了碧水亭。
去之前让梅姑去向宣炡传话,让宣炡‘见机行事’。
怎么个见机行事法?
那就是在苏悠然提到他的时候,他及时出现。
碧水亭虽然是以亭命名的,但不是一个亭子,而是一通排的屋子,四面门窗都能打开,两侧紧挨人工湖,湖里栽种着荷花,还有三色鲤鱼在里面游来游去,风景非常好。
丫环们奉了茶和点心,客气周到。
姜濡来了后,笑着跟刘氏、姜碧打招呼。
看到苏悠然,咦了一声:
“苏姑娘居然也来了呀,简直是稀客,我以为苏姑娘不待见我,是不会登摄政王府的门的,看来是我想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