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储存在这里的粮食全部都要发霉,那陈北川可就要白忙一场了。
“呦,二小子,你这是忙什么呢?”
邻居孔婶看到陈北川在这里忙得不亦乐乎,不禁趴在栅栏边询问了起来。
“没干啥,做一下防潮处理。”
“孔婶,你这是才从大队干完活回来吗?”
陈北川一边干着活,一边闲聊了起来。
“是啊,现在大队里面活实在是太多了,给我累够呛。”
“二小子,听说你会电器修理,而且手艺还不错,就连知青点的电报机都能修好是吧?”
孔婶盯着陈北川,一脸笑意的问道。
“啊,对,有这么一回事,咋得了?”
陈北川一听,立即就放下了手中的活,猜到孔婶应该是能给他介绍生意。
果然如此!
孔婶立即开口说道:“隔壁村,我表妹,她从城里买回来了一部收音机,但隔三岔五就坏,他们村里的维修师傅修了好几次,一直都没有修好,但是钱却没少花。”
“如果你明天有空的话,我带你去看看吧。”
陈北川一听,就感觉有些怪异。
一个收音机而已,其中的电路并不复杂,怎么隔三岔五就会坏?
“行吧,既然孔婶都发话了,那么我肯定会去看一眼。”
“不过明天够呛,我还有事情要忙,要不还是后天吧。”
陈北川揉了揉鼻子,缓缓的说道。
“那行吧,到时候我再去找你。”
孔婶笑着答应了下来,然后还从她家的大果树上摘了一大盆红秋果,递给了陈北川。
第二天一早,陈北川准时与廖大爷几个人在村西边集合,然后就赶着五辆马车,迎着秋高气爽,向县城赶了过去。
这一趟,陈北川一共采购了三千二百斤粮食。
如同上次一样,细粮占百分之二十,剩下的都是粗粮。
粮站的工作人员也非常诧异,本来他还担心新粮即将丰收,粮站旧粮的销量肯定会大幅下降,这个月的任务恐怕要完成不了了。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突然来了一个年轻人,一口气就买了三千多斤,这可解决了不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