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量子残影消散时,船旗碎片突然发出蜂鸣,光子晶体表面浮现出新的密文。林微用明代密码学算法破译后,屏幕上跳出一行血红色的警告:\"密钥将启,时之茧破,万物归墟。\"与此同时,她的通讯器再次震动,这次的加密邮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附件是一份从未公开的明代航海图,图中用朱砂标注的某个东海坐标,正是\"鬼海八幡船\"的沉没之处。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培养舱中的干细胞已经分化成完整的人形胚胎。林微看着那些与自己面容相似的胚胎,背后渗出冷汗——八百年前的遣明使团、失传的《永乐大典》章节、地外文明的技术馈赠,这一切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跨越时空的惊天布局?而随着光子晶体能量的不断攀升,她隐隐感觉到,某个足以颠覆人类认知的真相,正在黑暗中缓缓苏醒。
第四章:量子复苏
实验室的警报声尖锐刺耳,林微紧握着激光发射器的手微微颤抖。532n的绿色激光精准地射向光子晶体,刹那间,晶体表面泛起诡异的涟漪,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向四周扩散出幽蓝的光晕。
被激光激发的光子晶体仿佛活了过来,将囚禁在其中的干细胞唤醒。原本静止的细胞开始剧烈震颤,端粒酶活性曲线突破了1012秒的禁锢,疯狂跃动。细胞分裂的速度远超认知,每一次分裂都伴随着量子残影的迸发,在空中交织成复杂的图案。
突然,细胞释放出一道金色数据流,直冲实验室的主控电脑。林微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数据自动解析、重组,最终在屏幕上形成一串大气编码程序。这不是地球上任何已知的编码体系,却与明代《永乐大典》残卷中某些神秘符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随着程序的运行,全息投影中缓缓浮现出一张星图。无数星辰在虚空中闪烁,最终,一个特定的坐标被红色光点标记出来——赤经a=14h39,赤纬δ=-60°50"。林微调出天文数据库进行比对,呼吸瞬间停滞:这是一个从未被人类观测到的类地行星坐标,位于远离太阳系的深空。
“那片星域”助手声音发颤,“距离地球超过300光年,以人类现有的技术,根本不可能抵达。”但眼前的星图却如此清晰,甚至能看到目标行星表面的大陆轮廓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