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250(8/12)
壁滩上,巨型天线阵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林深盯着控制屏上跳动的数字,手心沁出的汗水在操作台上晕开深色痕迹。这是人类首次尝试将冷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跨越42光年传输至比邻星空间站——但按照现有理论,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能量输出稳定在1012瓦!\"助手的声音带着颤抖。真空舱内,那团违背常理的幽蓝冷火正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被转化为高频引力波。但当他们试图启动传输装置时,警报声突然刺破寂静。监测系统显示,能量束在离开地球大气层的瞬间,衰减率竟超过9999。

    \"这不可能!\"林深调出爱因斯坦场方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即使假设冷核聚变完美运行,在不突破光速的前提下,能量损耗会随着距离呈指数级增长。除非\"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实验室内陈列的西夏文物复制品上。那些青铜器皿表面的纹路,此刻竟与装置中的量子电路产生诡异共鸣。

    三天后,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齐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他们看到地下实验室里的\"星链传输系统\"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整个装置由108个超导环组成,其排列方式与贺兰山岩画中的\"周天星斗大阵\"完全一致。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装置核心,研究人员发现了刻有西夏文的青铜罗盘,上面赫然写着:\"以星为桥,渡能于渊。\"

    随着研究深入,更恐怖的真相浮出水面。在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中,文物表面检测到与冷核聚变装置相同的能量残留。而对古文献的破译显示,早在商周时期,华夏先民就曾尝试\"借星辰之力,沟通天地\"。这些跨越千年的记载,与现代科学家追求的跨光年能量传输不谋而合。

    当第二次传输实验启动,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能量束在进入装置的瞬间,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形成类似虫洞的黑色漩涡。监测系统显示,能量束的传播速度竟达到了光速的3倍——但这完全违背了现有物理法则。更可怕的是,当能量束抵达比邻星模拟接收点时,整个太阳系的引力场出现了异常波动。

    \"我们在撕开现实的裂缝!\"资深物理学家陈默在紧急会议上嘶吼,\"这些所谓的"传输技术",本质是在强行扭曲时空。看看这些数据——每次传输后,地球与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