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铁税死局
第一章:折银陷阱
1 政策漏洞的恶果
夜色如墨,山西巡抚衙门内,烛火摇曳。巡抚李铭紧皱眉头,手中密奏的纸张被攥得微微发皱,上面的字迹仿佛化作尖锐的针,刺痛他的双眼。“铁税折银”政策推行后,本为简化税制、充盈国库,可如今却成了滋生腐败与隐患的温床。
自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铁税折银,山西作为铁冶大省,按说应借此东风,规范税收,壮大军器制造。可现实却背道而驰,地方为了凑足每年的税额,竟默许晋商将含硫量超标的劣铁充作官铁上缴。李铭回想起上月巡查军器局的场景,堆积如山的铁料表面锈迹斑斑,敲上去声音沉闷,毫无精铁应有的清脆回响。
军器局账簿上,“岁入铁料三十万斤”的记录醒目刺眼,可实际可用的精铁,经暗中查验,竟不足五万斤。那些被虚报的铁料,化作白花花的银子进了晋商与地方官吏的私囊,而大明的边军,却不得不拿着这些劣质兵器,奔赴生死一线的战场。
李铭长叹一声,提起笔,在密奏上又添几行:“臣近日暗访,晋商以次充好已成风气。他们将废铁稍加熔炼,掺入硫磺,伪装成精铁。而地方官员为保乌纱,对此视而不见,甚至从中牟利。如此下去,不仅边军战力堪忧,山西铁冶之根基亦将动摇。”
密奏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张居正收到时,正值深夜。他展开奏章,看着李铭的描述,脸色愈发阴沉。“铁税折银,本为利国,怎成了害民之策?”他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戚继光密奏中边军因兵器劣质而折损的画面。
“来人,传工部尚书与户部侍郎。”张居正放下密奏,眼中闪过决绝,他深知,若不及时堵住这政策漏洞,大明的军备将千疮百孔。
第二日清晨,工部尚书赵志皋与户部侍郎孙铭诚匆匆入宫。张居正将山西巡抚密奏扔在案上:“看看吧,这就是你们推行的‘铁税折银’。”赵志皋颤抖着拿起密奏,扫了几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首辅大人,此事定是地方执行不力,我等绝无纵容之意。”
张居正冷笑一声:“执行不力?还是有人故意钻空子?军器关乎国之安危,如今却因贪腐与政策漏洞,沦为一堆废铁。”他转向孙铭诚,“户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