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批阅此文的,赫然是现任兵部侍郎的私章!
第五章 匠人血泪
老匠人张铁锤在弥留之际,向伪装成郎中的沈墨吐露实情:
- 暗炉匠人都是被强掳的流民
- 每日劳作六个时辰,稍有懈怠就鞭笞
- 上月有匠人想逃,被活活扔进铁水
\"官爷,您摸这铁\"老人颤抖的手递来块铁渣,\"里头掺着人骨灰呐!\"
沈墨用银针一试,针尖果然泛黑——这是骨磷反应。难怪暗炉铁器格外脆硬,原是用人命淬炼!
第六章 系统腐败
楚红药在密奏中痛陈:
\"山西铁政之弊,非一二贪墨所致。实乃:
- 晋商以《盐引》掩护走私
- 司礼监借《考成法》包庇
- 工部凭《则例》销赃
上下勾结,已成痼疾!\"
最讽刺的是,她写奏折的墨锭,正是用暗炉铁渣特制的\"乌金墨\"。
尾声 铁证如山
当崇祯元年的彻查开始时:
- 暗炉甬道突然\"塌方\"
- 关键账册被\"误焚\"
- 涉事官员纷纷\"丁忧\"
只有沈墨从废墟中抢出的半支箭簇,在阳光下泛着青黑光泽——箭身上的\"天启五年制\"官款,与女真大营缴获的兵器如出一辙。而楚红药最终在诏狱墙上,用铁钉刻下:
\"官商如炉,民似铁,终成灰。\"
三、技术铁证:硫磺配比的致命陷阱
第一章 黄矾惊变
徐光启的银针在铁水中搅动时,针尖突然泛起诡异的血红色。这位精通《天工开物》的科学家,此刻正在山西冶铁场的废料堆里,验证一个可怕的猜想。
\"黄矾试硫法\"的结果令人心惊:
- 明炉铁水试纸仅微泛橙黄(含硫量03-05)
- 暗炉铁渣却瞬间染红试纸(含硫量超18)
- 对比建州缴获的箭簇,硫磺反应完全一致
\"这不是疏忽\"徐光启的指尖沾着铁锈,\"是刻意为之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