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停住:\"大人请看。\"
月光下,磁石吸附的碎屑闪着蓝光。
\"这是\"
\"佛山铁特有的蓝灰渣。\"老周的声音发颤,\"当年戚大帅严令,广铁不得出海,就是怕倭寇得此精铁\"
沈墨突然抓住老周手腕。老匠人虎口处有道新月形疤痕——与账本上的鱼鳔胶指印分毫不差。
\"三年前。\"沈墨声音冷得像冰,\"你给金氏船行改过炮?\"
老周瘫坐在地:\"他们抓了我孙子\"
破晓的晨光透过窗棂时,沈墨得到了另一个名字:登州水师把总赵德海,每月初七都会在妈祖庙后接收\"海货\"。
翌日。武库。
沈墨掀开\"废铁\"堆的油布。七尊同样制式的铁炮赫然在列,炮膛内壁还残留着硝烟。最近的使用记录,是上月操演时\"试放旧炮\"。
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司夜阑书房见过的礼单:辽东都司送来的貂皮大氅,正好二百张。
2 齿轮的终极暗示
龙骨下的秘密
沈墨将铜制齿轮举到灯下,指尖沿着齿尖缓缓摩挲。
\"三齿……一齿……四齿……\"
他反复数了三遍,确认无误——齿轮的咬合齿数呈现\"3-1-4\"的规律。
这个数字太过熟悉。
沈墨猛地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崇祯历书》,翻到徐光启所作的附录。其中记载着一种用于火炮射程计算的\"石狮算盘\",算珠排列正是\"三上、一下、四余\"。
——314。
圆周之率。
沈墨的呼吸微微发紧。他想起曾在澳门见过的葡萄牙火炮手——那些红毛夷人用这个数字计算弹道,使炮弹落点精准得可怕。
\"所以……\"他盯着齿轮,喃喃自语,\"这不是普通的自鸣钟零件,而是某种火器计时机关的核心。\"
齿轮上的\"圣保禄学院工坊\"铭文,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传教士的阴影
次日清晨,沈墨拜访了登州城内唯一懂葡萄牙文的罗掌柜。
\"圣保禄学院?\"罗掌柜推了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