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9章 督府制度的双刃剑(2/3)
帅读罢浑身冷汗,连夜将搜刮的财宝分赠湘乡团练。

    更绝的是给长子曾纪泽的信。信中论及书法,特意批评欧阳询《九成宫》\"结构过紧\",实则暗示京中局势;夸赞颜真卿《祭侄稿》\"真气淋漓\",实为提醒提防言官弹劾。这些家书过武昌时,总要在胡林翼处留宿一夜——那位病弱的巡抚,才是破译秤星密码的密钥。

    (五)绿营与湘军的太极推手

    长沙校场演武那日,绿营兵的红缨枪头全裹了棉布,湘军的劈山炮却填满实弹。曾国藩抚着黄马褂上的线头道:\"棉布裹枪是给朝廷看,实弹操演是给长毛看。\"这话被风卷到旗营都统耳中,当晚绿营的棉布就换成湘军的土布。

    最妙的是军饷发放。湘军士卒月银四两二钱,绿营仅二两四钱,但后者可领\"养廉银\"补足差额。这\"养廉银\"实为曾国藩从盐税中挪出,既保绿营体面,又让其受制于人。某日绿营闹事,湘军突然停发盐引,不过三日闹事者便散了。

    (六)天津教案的秤杆断

    处理天津教案时,曾国藩的朝珠突然断了线。一百零八颗东珠滚落公堂,恰似他破碎的平衡术。法国领事的十字架压在天平一端,另一端是清流言官的万民折,中间的砝码却是稚童的血衣。

    \"拿我的寿材来。\"曾国藩在奏折上勾改时,手抖得厉害。最终奏章用词比棺材漆还暗沉:赔银四十万两,处决二十人,流放二十五人。这数字藏着阴阳账——赔银中有十五万两是海关预支,处决人犯里八个是死刑待决的江洋大盗。但当民怨沸腾时,这些算计反成了勒紧脖子的绞索。

    (七)金陵书局的天平倾

    曾国藩临终前,盯着金陵书局新刻的《船山遗书》。突然抢过刻刀,在\"天下唯器\"四字旁加注:\"器可载道,亦可覆道。\"手一松,刻刀坠地断成两截,恰似湘军体系的分崩离析。

    十年后,张之洞在武昌建两湖书院,发现地基下埋着湘军旧秤。秤杆已朽,秤盘里凝着血与盐的结晶,秤砣上刻着\"礼\"字却生满铜绿。随从问是否清理,香涛先生叹道:\"留着吧,这秤砣比《劝学篇》更重。\"

    生存法则启示

    1 动态忠诚法则:对上级展示可控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