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借助水路的便利。”
安盛听了,觉得有理,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接着两人又对人员分工、货物装载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从马匹的挑选,到货物的摆放,事无巨细,都一一斟酌。
经过十多天紧锣密鼓的准备,一切终于就绪,这日清晨,阳光洒在开州城门前,安盛、陈六子率领着三十多人,带着二十多辆马车,整装待发。
马车上装载着精密铁器、北方皮货等货物,这些都是谭威精心挑选,准备运往江南的,商队的坐骑和拉车马均选用察哈尔马,此马耐力强、速度快,十分适合长途跋涉。
陈六子走到谭威面前抱拳说道:
“将军,一切准备妥当,我们这就出发!”
谭威看着整装待发的商队,神色欣慰道:
“一路小心,遇到什么问题,及时想办法解决。”
陈六子点头称是,随后翻身上马。
临行前陈六子向谭威建议:
“将军,我们此番前往江南,路途遥远。等返程时,在杭州租用货船走海路到登州,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多运些货物,而且余出的马匹就地卖了,可获利数十倍。”
谭威听了略作思考,觉得此计可行,便同意道:
“好,就依你所言,另外登州有我在静海府上的省外农庄,你们到了那里,可将其作为货物中转地,方便后续运输 。”
安盛望着走在商队前方的陈六子,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戒心,在他的认知里,私盐贩子长期游走于律法边缘,为求利益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几乎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此次与陈六子一同踏上开拓商路的旅程,安盛内心满是不安,总觉得前路暗藏危机,不知这一路上陈六子会做出什么难以预料之事。而陈六子呢,瞧着安盛那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文绉绉的劲儿,不禁在心底犯起了嘀咕。
他暗自思忖,这安兄弟如此年轻,又从未经历过江湖的大风大浪,面对商队途中随时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真能妥善应对吗?
两人各怀心思,却因职责所在,不得不一同前行。好在从开州出发,顺利过了曹州、邳州,一路波澜不惊,倒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