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
在历经宋元之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水稻逐渐取代了粟,在粮食生产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形成了如今稻麦二分天下的局面,开州地处南北中途,麦稻可兼种。
再往前走看到一片菜地,亲卫们纷纷说出各种蔬菜的名字,“将军,这是葵菜,那是萝璎,还有这是醋芹。” 谭威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实际上,他自己只认得少数几种蔬菜。
毕竟他来自现代,对古代的农作物虽有一些了解,但远不如这些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亲卫熟悉,看着这些身边的子弟兵,要知道若不是乱世,他们可都是操置庄稼的好手,汉人自古对土地有一种偏执,哪怕身份变了,职业变了,但一看到土地,总会觉得可以种点什么。
谭威心里一直惦记着一些更为高产的作物,比如番薯、玉米等,这些作物一旦引入,将极大地改变粮食生产的格局,为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当然绝对不会像后世脑残穿越文一样,大手一挥就能广播高产,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习惯的改变。
早在之前谭威就已经着手派人四处寻找这些作物的踪迹,希望能早日将它们引入开州,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收获更多的希望。
谭威在前几日视察清丰、南乐等县的难民安置工作时,看到粮食、种子分发到位,临时房屋虽简陋却也能遮风挡雨,荒芜田地种上农作物,心中十分满意,心情也格外愉悦。
闲暇之时,他常与亲卫们在空旷之地赛马,享受着片刻的轻松,这日谭威一行进入浚县地界,一路行来,谭威眉头渐渐皱起,只见荒地越来越多,四处一片萧索。
他清楚记得此地本划拨了众多难民,可眼前的景象却与他的认知不符,心中不禁疑惑丛生。于是谭威没有按照常规先进入县城,而是当机立断,带领亲卫们直奔地图中的难民聚集点。
到达难民聚集点时,正值晚饭时间,炊烟袅袅升起,却带着几分稀薄与寒酸,一个在粥场见过谭威的小孩,眼睛一亮,指着谭威大声喊道:
“是谭将军!是谭将军来了!”
声音清脆响亮,瞬间打破了此地的宁静,原本在棚户间忙碌的人们纷纷停下手中动作,先是一愣,随即面露惊喜,纷纷围拢过来,他们衣衫褴褛,眼神中却透着对谭威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