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
可是呀,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难民们即便晚些季节开垦了荒地,那也要到明年才有收成,可这期间他们的生活还得维持,粮食从哪里来呢?军粮在之前的粥场已经消耗了不少,再动用军粮显然不现实。
谭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维发散,想到刺杀自己的人与寺庙的联系,而寺庙大多田产丰厚,心中有了打算。
他再次找来张定理说道:“张录事,我想到一个办法。开州的寺庙田产多,咱们向他们征粮,以此解决难民的燃眉之急。”
张定理面露难色,犹豫着说:“大人,向寺庙征粮,这可没有先例啊,恐怕不太容易。”
谭威冷笑一声道:“没有先例,咱们便开这个先例!就从那玉林寺入手,玉林寺田产最多,香火极盛,之前还窝藏过有问题的和尚。我就不信,那住持敢不交出粮食!”
说罢谭威的脾气压不下去了,他令张定理:“你现在就去玉林寺,把那住持请到衙门来,我要亲自和他谈谈 。”
玉林寺住持收到张定理的邀请后,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也不敢怠慢,赶忙整理好僧袍,带着几分疑惑与不安,匆匆来到衙门。
踏入衙门大堂,只见谭威身着官服,正襟危坐,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住持赶忙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说道:“阿弥陀佛,谭大人,不知唤贫僧前来,所为何事?”
谭威见住持来了,并不急着进入正题,而是先板起脸,以玉林寺窝藏行刺之人为由,严厉地质问:
“大师,此前玉林寺窝藏有行刺本将军之人,此事你作何解释?”
住持一听,心中一惊,连忙解释道:“大人明鉴,贫僧确实不知那和尚竟有如此行径。事发后,贫僧第一时间便向差人们说明了情况,寺中僧众向来谨遵佛规,实在是对那和尚的行为毫不知情啊。”
谭威盯着住持的眼睛,观察了片刻,见他神色诚恳,不像是在说谎,便微微点了点头。
之后谭威脸色缓和了些,语气也变得轻松起来,与住持闲聊了几句关于寺庙香火、佛法之类的话题。
住持心中疑惑,不知谭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表面上却只能陪着笑脸应对。聊了一会儿,谭威话锋一转,终于道出了请住持来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