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和他的行动小队,就这样纹丝不动地停留在冰川盆地的边缘制高点,他们的存在几乎与这片被极寒统治的白色荒原融为一体。
队员们呼出的热气,都经由脸上的防护面罩处理后方才排出,以免在超低温下形成过早暴露位置的白色雾气。
停留在制高点的队员分别有两个任务:一是通过高倍率、多光谱观测设备,持续监控下方盆地中那艘外星飞船残骸的任何细微变化。
二是利用热成像与声波探测器,严密监视地面上那些已经抢先一步、占据了这片不祥之地的服从派成员的一举一动。时间,在这片白色炼狱中仿佛被冻结拉长,每一秒都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等待。
不知过去了多少个令人麻木的小时,直到那吝啬的、属于极北之地的短暂黄昏终于不情愿地降临,给无垠的冰原镀上了一层诡异的、介于深蓝与暗紫之间的色调时,预料中的情况发生了。
在盆地外围,与他们潜伏点相对的另一侧地平线上,引擎的低沉轰鸣声穿透寒风,果不其然地出现了一支新的车队。
队伍由一辆经过重度极地改装的8x8重型卡车领头,后面跟着数辆同样配备了宽幅履带或低压轮胎的全地形轻型载具。为首那辆重型卡车的厢式货柜侧面,赫然喷涂着一个扭曲的螺旋与眼睛构成的徽记——与下方营地里那些服从派成员作战服上、以及先前无人机侦察到的pc标识完全一致。
这支援军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更多装备精良、神情冷酷的雇佣兵,还有大量的物资补给箱。
服从派显然对这艘外星飞船志在必得,他们深知自己并非唯一的觊觎者,几乎是在车队抵达的同时,他们便以惊人的效率,利用预制构件,迅速在营地外围构筑起了一道简易但绝对有效的环形防御工事。
数盏大功率探照灯被架设起来,刺目的光柱如同冰冷的触手,在昏暗下来的冰原上缓缓扫动,将营地周围百米范围照得亮如白昼,也给秦风小队的潜入增加了数倍的难度。
与此同时,针对那艘漆黑外星飞船的切割工作,他们也正不分昼夜、毫不停歇地进行着,那台被安置在船体旁的大型切割设备发出一种高频的、令人牙酸的嗡鸣声,即使隔着相当远的距离,也能隐约感受到其能量输出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