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 第115章 江南富,可敌国矣(3/7)
大于实际意义。

    这代表天命尚且归明,原本模棱两可或摇摆不定或野心十足的军头豪杰们,瞬间收起了心思。

    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朱由检才能那么快便将众多杂军和流民整合,半月时间开荒九百万亩耕地。

    之后的国贼论和告内外寰宇书,占据了大义,拢住了民心。

    英烈祠栓住了军户。

    锦衣卫重建重新掌握了政权。

    每一个动作,都加深了一分朱由检的皇威。

    而这一次将大败多尔衮,生擒代善,算是将他的个人威望和朝廷威仪推到了顶点。

    各地所有官员勋贵,再次对中央提起敬畏之心。

    哪怕在南方腹地享福的小官小吏,都开始执行朝廷下发的政令。

    甚至开始考虑这样做行不行,符不符合上面的要求。

    要是放在以前,他们才不会管那么多呢,怎么挣钱怎么来。

    这些变化,可能连朱由检都没察觉到,他来到之后,仅仅是让大明转亡为危,就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如倪元璐一般的这些大臣自然会感觉到。

    但也仅仅是感觉到了而已,最多私下感慨两句,陛下有中兴之象。

    在他们心里,官员做事不是应该的吗?

    就例如张煌言范景文在南京的动作一般。

    如果朱由检没有打赢,谁管你是不是什么钦差大臣,想整你有一百种办法!

    然而朱由检带来的恐怖威势,变相增长了范景文阁老和外派大员的含金量。

    让南京众臣时刻处于惶恐状态,范景文要动南京的人,他们别说反抗了,一个个都在想方设法的撇清关系。

    当然,这一百多小喽啰也有送给朱由检当见面礼的用意。

    不管怎么说,李若琏一开始预备的三个月内运送第一批银子入京之计,如今提早了四十天。

    若不是运河漕运还未完全肃清,害怕过路官员上下其手。

    李若琏才不会亲自押运呢。

    毕竟南京内的官员一千多,大户三千,勋贵五百,还有不计其数的商人,都等着他去查呢。

    保守估计,整个南直隶加上江南富庶地的浮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