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给他们的信息是准备钱或者棉纱,组织上会另外派人来合适的时间来提走。
那就是组织上自己有着出上海的运货渠道。
这一点其实也是个难点,但组织上既然自己能解决,那顾砚声就不再关心,只需要准备好一个安全的仓库,随时能让他们提货即可。
而棉纱这部分,陆博文和何芸对于信息的搜集已经很全面,现在顾砚声自己全部归纳一下,棉纱任务三个难点。
第一是从谁那里买,第二是谁去买,第三是这个安全仓库放在哪。
有大量货的是工厂,或者大商。
日本人限购,大宗采购市区的工厂应该都要条子,而一件棉纱就有181公斤,直接问工厂买,哪怕就一件,怎么也得有个商会或者以店铺自用的名义购买才算不会引人怀疑。
后者不难搞定,前者的条子其实想想办法也不难,简单来说,两个全部造假。
查清楚有哪些商铺或者商会日常在采购棉纱,随便挑几家关系比较硬的,伪造日本人的批文,装作是他们的人,直接去工厂现场提货。
这个办法从思路上来讲行得通。
不过问题也有,十件一千八百公斤,一百件一万八千斤,如果走这条路子,那就得事先准备运货的大卡车。
这个东西就太明显了,一旦工厂一两天之后反应过来报案,日本人追查大卡车和卡车最后卸货去的仓库地点。
除非能把时间点卡死,也就是当天送货入库,第二天就被组织提走,留一个空仓库,让追查的日本人彻底落空。
否则整件事恐怕会功亏一篑。
顾砚声想了想,时间点上的配合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主要是他没办法预估组织那边的出货方法。
他们这边精心安排是可以做到卡时间进货,但是组织那边出货的人万一需要更多的时间安排,比如稍晚两天才能提货出上海,那别说棉纱运出城了,连接货的这帮人都得打包送给日本人。
没法沟通,风险有点大。
谁去买,安全仓库放在哪,这两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顾砚声想了想,那么干脆转换下思路。
什么地方,日本人不会查或者不能查,卖还不需要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