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106章 治杭州,议婚约(3/5)
害了,那里留下的无主之地也是最大最集中的。

    而后世到杭州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城西尤其是西湖更西面,有大片的丘陵山区。主要是后世的龙井一带。

    北宋的时候,杭州的茶业才刚刚兴起,“龙井”之名也还不存在。苏轼就曾作诗词赞杭州的茶叶,但当时的产区主要是西湖西北侧,也就是后世的灵隐寺、狮峰一带。

    偏西湖西南面的龙井、虎跑、九溪、云栖等地,一路到钱塘江北岸,都是没什么名气的产区,还有很多开发程度比较低的劣等山田。

    赵子称初步考察后,就决定在这些丘陵下田区域,圈上一千顷失去了故主的土地。反正他也不是打算种水稻的,坡地无所谓,濒临钱塘江还便于运输,便于搞手工业开发和利用水能。

    而且这些地也不会白拿,他肯定会按照最底价象征性给点钱,算是买的山田,钱财就用之前打方腊缴获的战利品支付,所得钱财也会依法进入衙门府库,公私分明。

    圈地计划大致定下之后,赵子称就得考虑代理人也就是“白手套”的问题了。

    作为杭州知州,他自己亲自下场肯定是不合适的,想来想去,只有两个人选最合适。

    一个是一开始就在嘉兴老家帮家族打理生意的本家侄儿赵伯琦,还有一个就是慕容家的管事邓岳。至今为止,赵子称还没来得及接受其他文官人才和商人的投效。临时找新人的话,他也未必放心。

    所以他早在腊月过半的时候,就给苏州、秀州那边都去了信,让赵家和慕容家都派些人手来帮衬。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赵子称勘察土地,规划建设,这些动作本就没有瞒着人,所以眼尖的自然能猜出,知州大人这是打算在本地置业了。

    这也没什么不对,知情的人都觉得这是知州大人应得的,毕竟立了那么大功劳,冒了那么大风险血战平贼,救了杭州城。

    然后便有下级官员和属吏观察到,知州大人或许需要一些代理人、一些帮他料理俗务的帮衬之人——尤其赵子称过完年后也才十九岁、虚岁二十,如此年轻就做到了大州知州,而且居然还不曾婚配。

    一些下属官员就借机投石问路,暗示愿意帮他牵线一些良配,绝对都是朝中有清贵背景,或是家资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