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次者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为不合格。
这位鸟铳手连射三铳都中,真是神射手。
武长风招来这鸟铳手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那鸟铳手射击时果断专注,可面对武长风等人,却瞬间慌了神,紧张得双手不自觉地摸着衣角,声音也显得有些细气,恭恭敬敬地回道:“回大人,小的叫吴安,乃是蔚州人氏。”
武长风点了点头道:“你射得不错,本官要奖励你,来人,有赏。”
武长风赏了那鸟铳手吴安一钱银子,然后又在较场内到处巡看那些军士训练,同时心里还盘算着一个问题。
这批制造出来的鸟铳大多合格,而且铳口定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标准。
质量的优良使得鸟铳手在训练时可以放心地托着铳身,贴近铳尾仔细瞄准,这命中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不过虽是如此,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还是显得慢些。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太慢了。
就拿刚才吴安来说,差不多一分钟才能射出一发,其他鸟铳手就更慢了。
明朝鸟铳的射击步骤可不少,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火绳,一步接着一步。
熟练的射手,平时也就一分钟能打一发,有些普通鸟铳手,到了战场上,一紧张,手忙脚乱的,火药有时候倒多了,有时候又倒少了,能两分钟射出一发,那就谢天谢地了。
就这速度,骑兵都能冲锋过来砍好几个人头了。
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办法造出燧发火铳,不过可以在鸟铳的装填速度上想想办法。
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有一定的定制,比如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
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
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武长风想到了后世的纸筒定装火药。
那纸筒定装火药,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了。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又能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