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没到日暮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有那灵活腿脚快的,已经去香草婶子那领到活了。
黄悦了解到情况之后,送账本的时候,又返回拿了两匹素色丝绸和若干丝线。
靠山村的那天夜里,好多人家点着煤油灯熬夜绣帕子。
黄悦知道情况以后,巴不得把太阳能灯推给大家,考虑到自己实力还是太弱,没敢。
在系统商城里扒拉了一下,蜡烛倒是便宜,直径一点五厘米,高十八厘米的蜡烛才六毛钱一根,镇子上却要卖三十文一对,不知道怎么给合适了。
后来想着不能累坏了这群绣娘,黄悦规定,每个绣娘每旬只能领到二十张帕子的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绣的快的就和绣的慢的没时间绣的结组了。
还有去娘家找帮手绣的。
黄悦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慢慢地,绣帕子的规模就固定了,一匹丝绸出一百二十张素帕,整个靠山村十岁以上的女子都在香草婶子那里开了账户。
稳定下来,一共二百一十八个。
每十天黄悦就能收到四千三百六十张绣花帕子。
大多数,都不能卖到香草婶子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能卖到二百六十元。
减掉二斤碎大米,一块丝绸若干丝线,成本大约是十五元,黄悦一张帕子能赚二百五十五元以上。
每隔十天,她就能在系统商城赚到差价一百二十万元左右。
香草婶子的账册后来几乎没用了,她只负责把控发放丝绸丝线,还有验活,一个月下来赚十三两银子。
大力叔都想把香草婶子供起来,谁家娶个媳妇能生金蛋啊,他的媳妇就能。
香草婶子刚开始有些孕反的情况也消失不见了,财气养人,成就感也养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此刻,靠山村人还不知道他们慢慢地会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就算普通领活的人家,十天就有四十斤碎大米进账,换算成银钱也有四百文,一个月也有一两多银子进账了。
这还是一个女子的创收,家里要是多几个女子呢,大米根本吃不完。
靠山村女子地位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