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山很快称好换给孙、李二人的碎大米递给他们。
二人把篮子接到手中,连连地道谢,“大山哥,咱们家需要多少山货?”
“多多益善,多少咱家也能吃下,很快第二批米也会运到。”
李德礼不好意思的问道,“大山哥,我大伯,三叔家的也收吗?”
黄大山笑道,“都收。”黄大山又强调一句,“只收咱们村里人的。”
也就是交货的人必须是靠山村人,别的村的要想换就找村里人帮忙。
后来有村里人脑子灵活的,就去外村收了拿来这边换,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的,也变相的给村里人创营收。
孙石头、李德礼互相看了一眼,心领神会,得快点回去通知家人去采集山货。
下次他们也要跟春生一样,扛整袋的大米走。
闫老婆子在镇上客栈下等房里睡了一夜,睡得那是腰酸背疼。
洗了把脸才让晕晕乎乎脑子清醒了一些,大孙子说让自己把那死丫头哄回来,只要户籍文书在自己手里就有办法收拾老二一家。
还是她大孙子聪明。
闫老婆子早饭都没吃就到镇子口坐车去了,主要是她舍不得花那个早饭钱,回家吃黑面馍馍也是一样,就那黑面馍馍村里好多人还吃不上呢。
想到吃的,她又想起自己粮仓被盗的事儿,那可是她家一年的收成啊!
心脏一抽一抽的疼,今年冬天可怎么办呢!
不行,还得找老三想想办法。
闫老婆子又转身去了镇上的福来酒馆。
黄三牛在福来酒馆当伙计,平时就在酒馆吃住,每个月有四天的轮休,东家仁厚,给开一两二钱银子一个月,算是酒楼伙计里挣得多的。
黄三牛每个月的工钱,都交给中公也就是她娘保管,自己平时偶尔得来的赏钱,他都偷偷的给了媳妇儿。
闫老婆子到福来酒馆的时候,因为太早,酒馆还没开门。
她绕到福来酒馆后门敲响了大门,把黄三牛喊了出来。
黄三牛睡眼惺忪的揉着眼睛走到后门门口,“娘,这么早,你咋来了?”
“三儿啊!咱家的粮食都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