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只觉一股热血直冲顶门。
他本就是个刚直不阿,心怀百姓之人,只因官场黑暗,报国无门,这才郁郁不得志。
如今武植此举,正中他的抱负。
“哈哈哈!”裴宣仰天一笑,“寨主如此信任,看得起裴某,此等利国利民之大事,裴某若再推辞,岂非枉为七尺男儿。”
“裴宣,愿为寨主效犬马之劳,主持分田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武植大喜过望,“有裴先生主持此事,乃是周边百姓之福,亦是我梁山之福。”
接下来,武植便与裴宣,并武松、孔明、孔亮以及问询赶来的军师朱武等人,围坐一处,就着这“均田”之事,仔细商议起来。
从如何丈量土地,如何登记户口,如何根据人口、劳力分配,如何处理原有地主田产,如何防止日后兼并,桩桩件件,都细细剖析。
裴宣不愧是“铁面孔目”,于律法文书、民情世故皆是精通,提出的诸多建议,皆切中要害,令武植等人都很佩服。
一番计议,直说到月上中天,总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章程。
武植见状,当即朗声道:“来人,备酒!今夜,定要为裴孔目、邓飞、孟康三位好汉接风洗尘。也为我梁山即将施行的大计,提前庆贺。”
一声令下,早有小喽啰飞奔而去。
不多时,大厅之内,酒肉飘香,灯火更胜。
梁山泊上,但凡有些头脸的好汉,听闻寨主请来了三位新头领,且其中一位“铁面孔目”裴宣,即将主持为百姓分田这等开天辟地的大事,无不精神大振,纷纷前来拜见庆贺。
阮氏三雄、张顺、童威等水军头领,听闻那“玉幡竿”孟康原是船匠出身,因替朝廷监造花石纲船只,受了提调官的逼迫,这才愤而杀了提调官,流落江湖。
如今上了梁山,正有用武之地。
几人都是水上的行家,一见如故。
阮小二性子最是爽直,端着酒碗便凑到孟康身边:“孟康兄弟,俺听闻你原是船匠出身,最善造船?”
孟康见是水军头领,亦是豪爽一笑:“略通一二,不敢称善。”
“哎!兄弟过谦了!”张顺也凑了过来,笑道,“我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