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诉讼过程本身也会极大地消耗公司的资源和精力,甚至可能拖垮一家初创公司。”
赵雅凝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大家心中因auraund意向订单而燃起的些许乐观。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知识产权的“暗礁”,如果撞上去,真的可能船毁人亡。
“那我们该怎么办?”黄耀龙焦急地问道,“难道我们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芯片,就因为这个专利问题卖不出去?”
林轩示意大家保持冷静,然后将目光投向技术团队:“家俊哥,顾博士,志远,从技术角度看,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修改算法或者硬件实现方式,来规避掉fraunhofer和thon的核心专利?”
陈家俊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大佬,p3的核心编码原理是公开的,基于心理声学模型进行有损压缩。大的框架很难完全绕开。我们之前的优化,主要集中在解码效率、降低运算复杂度和硬件实现成本上,并没有刻意去规避专利。如果现在要改,等于要对核心算法动大手术,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可能会影响解码质量和兼容性,风险很大。”
顾维钧也补充道:“模拟部分,比如audio dec的设计,虽然也有我们自己的创新,但与p3专利本身的关联度不大。主要风险还是在数字解码算法层面。”
李志远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看法:“如果我们能在芯片内部实现某些独特的功能,或者在eda工具上取得突破,拥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未来或许可以作为和专利池谈判的筹码,进行交叉授权(cross-licensg)。但这需要时间积累,短期内恐怕指望不上。”
技术规避难度大、风险高;交叉授权远水解不了近渴。似乎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支付专利费,加入专利池。
“加入专利池,大概需要多少费用?”林轩看向赵雅凝。
赵雅凝回答:“目前p3专利池的官方授权方案还没有最终公布,但根据行业内流传的消息和以往类似专利池的收费标准,可能会采取按出货量收费的方式,每颗芯片可能需要支付05到1美元左右的专利费。或者按照最终产品售价的一定比例(比如2-5)收费。”
“每颗芯片05到1美元?!”黄耀龙惊呼起来,“大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