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自己领会稽太守,舅舅吴景当丹杨太守,堂兄孙贲为豫章太守,心腹朱治为吴郡太守,张昭、张纮当谋士 —— 江东版图,初现雏形。
孙策长得帅、爱开玩笑,性格豁达,特别会用人。不管是士大夫还是老百姓,见了他都愿意拼命。刘繇弃军而逃,各郡守望风而逃;严白虎拥兵万余,孙策却说:\"这群山贼成不了事,收拾他们跟玩似的。\" 果然很快平定。袁术称帝,孙策直接绝交;曹操想拉拢他,又是联姻又是封官,孙策照单全收,但心里门儿清 —— 谁也别想套路我。
建安五年(200 年),曹操跟袁绍在官渡死磕,孙策打算偷袭许都,迎汉帝。这招够狠,要是成了,历史可能改写。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早年杀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门客躲在江边报仇。孙策单骑出门,遇到刺客,被射中面颊,重伤临终前,把印绶交给孙权:\"带兵冲锋,你不如我;举贤任能,我不如你。\" 年仅 26 岁 —— 江东大业,从此交给弟弟孙权。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却只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儿子孙绍为上虞侯。有人说孙权薄情,其实不然。孙策临终前明确让贤,孙权继位时根基不稳,若追封孙策为帝,难免引发继承权争议。但孙策打下的江东基业,终究是东吴立国的根本 —— 那个带着几百人渡江的少年,用短短九年时间,把江东从一盘散沙变成能与曹刘抗衡的势力,这份功绩,历史不会忘记。
孙坚、孙策父子,堪称东吴版 \"创业二人组\"。孙坚从砍海贼起步,靠猛打猛冲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讨黄巾、斩华雄、破董卓,尽显忠壮之烈;孙策承父业,凭颜值、武力和人格魅力,短短数年平定江东,创下东吴基业。但两人都有致命短板:孙坚轻佻果躁,死于偷袭;孙策刚猛少谋,遇刺身亡 —— 成也硬核,败也硬核。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乱世创业,光靠猛冲不行,还得有谋略和隐忍。孙坚若不急于单骑探路,孙策若不轻视刺客,或许能走得更远。但历史没有如果,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他们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从江匪到帝王,孙氏父子用热血和生命,在三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说的就是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