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54章 蜀汉硬核打工人:在绝境中撑起半边天的孤勇者(6/7)
朗宽厚。\" 有人背后说他公报私仇,他却在朝堂上公开说:\"荐人当以才,而非以私。昔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吾何敢违之?\" 诸葛亮后来在给张裔的信中说:\"季休荐你,乃公心也,望勿介怀。\"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的荆州治所,关羽的怒喝声震得房梁发抖:\"黄忠何许人也?竟与我同列!\" 费诗握着拜官敕命,直视关羽的丹凤眼:\"君侯可知,韩信初投高祖,不过执戟郎,后来拜大将,萧何、曹参并无怨言。今汉王以黄忠定军山之功,擢为后将军,君侯与汉王,犹一体也,何必计官号高下?\" 关羽的脸色渐渐缓和,他知道,这个敢独自闯营的文吏,说的都是实话。

    刘备称汉中王,群臣皆贺,费诗却上疏:\"昔高祖破秦,犹待诸侯共推,今大敌未克,便自立为王,恐让天下人以为殿下重权轻义。\" 这话如冷水泼在热油上,刘备虽不悦,却也知道费诗的忠诚,只是将他贬为永昌从事。有人替他惋惜,他却在永昌郡教百姓种桑养蚕,笑着对门生说:\"为人臣者,当如直木,宁折不弯。\"

    诸葛亮想招降孟达,费诗当场反对:\"孟达先背刘璋,再叛先主,此等反覆之人,若结为外援,必成后患。\" 诸葛亮不听,仍写信招纳,结果孟达果然反叛,被司马懿所斩。事后,诸葛亮握着费诗的手叹道:\"公举之见,胜吾十倍。\" 费诗却摇头:\"丞相非不知,乃存侥幸耳。\"

    这些蜀汉官员,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 \"硬核\" 的内涵:

    霍峻的硬核,是绝境中的坚守,300 人守孤城一年,靠的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智慧与信念;

    王连的硬核,是转型的勇气,从拒降小吏到财政专家,证明忠义与才能可以共生;

    向朗的硬核,是敢为朋友抗命,晚年校书育人,在逆境中找到人生新方向;

    张裔的硬核,是被俘后的急智,自嘲中藏着对蜀汉的赤子之心;

    杨洪的硬核,是务实的担当,哪里有难去哪里,用行动诠释 \"忧公如家\";

    费诗的硬核,是直言的勇气,在阿谀奉承的官场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硬核打工人,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