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裔立刻接话:\"卓氏之女,敢爱敢恨,胜似吴地女子 ——\" 他顿了顿,\"昔朱买臣贫贱时,其妻求去,富贵后又求复合,此等反复,非蜀人所为。\" 孙权大笑,又问:\"你若回蜀,当如何报答孤?\" 张裔低头:\"裔若能活着回去,前半生是父母给的,后半生便是大王给的,唯效犬马之劳。\"
这话让孙权起了爱才之心,想留他为官。张裔却连夜乘船,让船夫在船头挂起 \"急病求医\" 的灯笼,昼夜兼行。果然,孙权次日反悔,派周泰率快船追击,却在永安界外被蜀兵拦住 —— 张裔早已算准,诸葛亮会派陈到的白毦兵在边界接应。
回到蜀汉,张裔任留府长史,成了诸葛亮的 \"大管家\"。每次出门,前来拜访的官员能排到城门口,他却在给亲友的信中自嘲:\"人们敬重的是丞相长史,不是我张君嗣。昨日接客三十人,嗓子都哑了,回家喝了三碗枇杷膏。\" 他与杨洪的关系,堪称蜀汉官场的 \"相爱相杀\":早年杨洪在他的辖区处罚其子,他心怀不满,后来却发现杨洪连自己的亲戚犯法都严惩,不禁心生敬佩,主动向诸葛亮推荐:\"杨季休公心似铁,可任要职。\"
刘璋时期,杨洪任李严的功曹,却因反对李严将郡治迁往更繁华的城池,当面顶撞:\"迁治需征发民夫万余,耗费钱粮百万,此乃劳民伤财之举,不可为。\" 李严大怒:\"汝敢抗命?\" 他却辞官而去:\"宁做平民,不助纣为虐。\" 李严后来却发现,这个硬脾气的小吏,才是真正的能臣,推荐他为蜀部从事 —— 这一怼一荐,竟成了蜀汉官场的一段佳话。
章武三年(223 年),刘备病重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趁机叛乱,火烧临邛城。此时诸葛亮东行省疾,成都空虚,众人皆惊。杨洪却异常冷静,他盯着地图对太子刘禅说:\"黄元无大志,若主上平安,他必自缚请罪;若主上不测,他必顺江东下投吴。\" 他派陈曶、郑绰率千余精兵,在南安峡口设伏,果然生擒黄元 —— 这份精准的预判,源于他对蜀地地理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张裔被孙权放回后,杨洪曾因处罚其子与他有隙。但当诸葛亮问他张裔能否任留府长史时,他坦言:\"裔有治剧之才,然性苛察,恐难服众,不如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