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39章 曹魏边疆铁壁:从基层狠人到护国柱石的硬核逆袭(5/8)
?\"

    牵招的佩刀突然出鞘三寸,韩忠的话音戛然而止。\"曹公奉天子之命,封拜皆有法度,\" 他踏前一步,衣摆带起的风让烛火摇曳,\"辽东不过一郡守,竟敢私授单于印,是想谋反吗?\" 韩忠涨红了脸:\"我辽东拥兵百万,凭什么听曹操的?\"

    \"砰\" 的一声,牵招揪住韩忠的头发,将他的脸撞向桌角,鲜血溅在单于印上:\"曹公荡平北方,你个边陲小吏敢侮慢王命?\" 拔刀的声音惊动帐外的鲜卑武士,峭王慌忙抱住牵招的腰:\"先生息怒,此事从长计议!\" 牵招甩开国君,转身对峭王拱手:\"鲜卑若附曹公,战马可换中原铁器,若附辽东,不过得些残次品 —— 何去何从,大王自断。\"

    当夜,峭王遣散了准备支援袁谭的五千骑兵,辽东使者灰溜溜离去。牵招站在帐外,望着柳城的星空,想起当年护棺时的誓言:\"终有一日,要让胡虏不敢正视中原。\" 此刻,他知道自己做到了。

    太和二年(228 年),雁门郡的井水依然苦涩,百姓推着独轮车去七里外汲水,车辙在黄土路上画出长长的痕迹。牵招站在城头,望着远处的山势,突然想起在太学读过的《禹贡》:\"导水之法,贵在因势。\"

    他带着工匠踏遍群山,终于在城北发现一处泉眼。凿山开渠的工程持续三个月,当清澈的泉水流入城内,百姓跪在渠边捧水而饮,牵招却已在谋划下一件大事 —— 选送三十名少年去太学,让他们回来教授诗书。几年后,雁门的边塞童谣里,竟有了 \"孔夫子,教胡儿\" 的句子。

    对鲜卑的离间计更是妙到毫巅:他故意让步度根袭击轲比能的牧场,又暗中资助轲比能的仇人,让两部在草原上互相攻杀;同时,他修复陉北旧堡,派兵屯田,让鲜卑人看着汉军的粮仓流口水却不敢抢。最绝的是,他将投降的鲜卑人编为 \"义从骑\",让他们充当斥候,从此,鲜卑各部的动向,每天都会出现在他的案头。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汉中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夏侯渊的首级被送往成都,曹军大营一片混乱。郭淮抱病坐在胡床上,听着帐外的喧哗,突然咳出一口血,染红了胸前的征西将军司马印。

    \"传各营校尉,到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