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场上挤满了围观的士兵。高柔挤到曹操面前:“明公,杀了他们,其他士兵只会觉得‘逃也是死,不逃也是死’,不如留着,让逃兵知道家人还活着,说不定会回来。” 曹操握着剑柄的手顿住:“你敢质疑军法?” 高柔跪下:“军法是为了让士兵效命,不是为了泄愤。”
老曹最终采纳了建议,救下宋金一家。后来校事卢洪滥用职权,随意抓人,高柔又劝谏:“设校事就像养猎犬,养好了能抓贼,养坏了会咬人。” 曹操虽然不爽,但卢洪后来因贪污被诛,等于变相承认了高柔的正确 —— 在曹操的刀下玩法律,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精准的利弊分析。
景初二年(238 年),明帝曹叡正在气头上,因为宜阳典农刘龟在禁苑射兔被抓,却没人敢说谁告的密。高柔作为廷尉,却坚持要知道告密者姓名:“陛下,廷尉的职责是公平,现在连谁告的密都不知道,如何定罪?” 曹叡拍案:“刘龟该杀,你问那么多干什么?” 高柔却重复上奏,言辞犀利:“如果法律可以随陛下的喜怒改变,那天下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朝堂上一片寂静,曹叡盯着高柔花白的头发,突然想起父亲曹丕临终前的话:“高柔是法律的守护者,不可轻慢。” 最终,他交出了告密者张京的名字。高柔当场审讯,发现刘龟只是误闯禁苑,根本不是故意射兔 —— 这波操作,比《包青天》里的铡美案更硬核,因为他面对的是皇帝,却依然守住了法律的尊严。
初平年间,涿郡的战乱中,孙礼与母亲失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同郡马台冒死穿越火线,终于在乱军中找到他母亲。后来马台因误杀官吏被判处死刑,孙礼做了个惊人的决定:他买通狱卒,放马台越狱,自己却去自首:“马台救我母,我救他命,要杀就杀我。”
曹操听说后,不仅赦免两人,还感叹:“能为恩义舍命的人,必能为国家舍命。” 从此,孙礼踏上仕途,就是司空军谋掾 —— 在职场中,有时候 “敢担责任” 比 “有能力” 更重要,因为这证明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正始二年(241 年),芍陂战场,孙礼的铠甲已经被鲜血浸透,第三匹战马倒在他面前,他捡起一面战鼓,继续指挥士兵冲锋。吴将全琮的数万大军如潮水般涌来,而他手下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