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37章 曹魏能臣逆袭密码:从寒门小吏到三公的职场突围术(1/8)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 年),南阳堵阳的深秋,20 岁的韩暨蹲在自家铁匠铺的角落里,火星子溅在他新磨的刀刃上,映得额角那道三指长的疤痕格外狰狞。三年前的场景如电影回放:父亲被衙役拖走时,腰间的玉佩 “当啷” 落地,兄长冲上去理论,被陈茂的家丁一棍打断脊梁。如今陈茂已是南阳首富,而韩家只剩他一个男丁。

    白天,他是挥汗如雨的铁匠,给过往商队打马掌,铁锤起落间,火星与泪水齐飞;夜晚,他化身暗夜侦探,揣着账本潜入陈茂的货栈。账本上 “堵阳县衙采购铁器三百斤,银五十两” 的记录让他冷笑 —— 父亲作为县丞,当年正是因追查这笔假账而遭诬陷。他花了半年时间,用铁匠铺赚的钱买通陈茂的账房先生,终于在一个雨夜,捧着一摞盖着官印的真账,敲响了南阳太守府的门。

    “大人,这是陈茂勾结前县令伪造的采购单,每笔账都多报三成,我父兄就是因揭穿此事被灭口。” 韩暨跪在堂下,声音里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太守接过账本,看着上面清晰的日期和手印,惊得茶杯落地:“你一个铁匠,如何拿到这些?” 他抬头,疤痕在烛火下泛着光:“为父报仇,十年不晚。”

    这波操作,比《琅琊榜》里梅长苏的复仇更直接 —— 不搞暗杀,不结党羽,只用国法当刀。陈茂被处斩那天,韩暨站在法场边,望着飘落的银杏叶,终于卸下了压在肩上三年的仇恨。但他不知道,这场 “合法复仇” 早已传入曹操耳中,成为他后来踏入仕途的关键背书 —— 毕竟,能在仇人眼皮底下搜集证据,还能保持冷静的人,正是乱世需要的狠角色。

    建安十八年(213 年),曹操站在邺城的冶铁作坊前,看着上百匹马累得口吐白沫,眉头拧成了疙瘩。冶铁都尉擦着汗汇报:“大人,每炼一石铁,得累死三匹马,成本实在太高。” 正当老曹要发火,一个中年官员抱着木轮模型挤了进来,正是刚上任监冶谒者的韩暨。

    “明公,试试水排如何?” 韩暨指着模型,木轮上的叶片清晰可见,“借水力驱动鼓风,无需喂马,效率还能高三倍。” 曹操挑眉:“说得好听,有试过吗?” 三天后,众人来到漳河边,只见木轮随水流飞转,连接的皮囊有节奏地鼓风,炉内的铁水咕嘟冒泡,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