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34章 建安七子:在战火中写诗的文化天团(5/7)
终于熬出了头,被任命为丞相掾属,后来又成了平原侯曹植的 \"庶子\"。在曹植麾下,他找到了人生方向,跟着曹植写《洛神赋》的注疏,参与《曹子建集》的编纂,成了建安文学的重要参与者。

    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应玚刚完成《文质论》,就染上疫病。临终前,他拉着曹植的手:\"《洛神赋》注疏还差最后一章,里面关于 " 翩若惊鸿 " 的典故,记得查证《淮南子》\" 曹植含泪答应,却没想到,这位 \"学优才赡,足以着书\" 的才子,就此陨落,年仅 40 岁。

    刘桢的作死,始于一场宴会。建安十六年(211 年),曹丕在铜雀台大摆宴席,让妻子甄宓出来拜见众人。别的大臣都低头不敢看,刘桢却直视甄宓,还夸:\"甄夫人美如天仙,堪比洛水女神。\" 曹丕当场黑脸,事后找借口把他下狱,判了 \"输作磨石\"—— 让他去做苦力。

    曹操听说后,气得骂曹丕:\"刘公干(刘桢字)有 " 建安骨 ",你却因美色治罪,成何体统!\" 这才把刘桢放出来,任命为五官将文学。

    刘桢的诗,像他的性格一样刚硬。《赠从弟》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成了后世文人抒怀的经典。曹丕曾问他:\"你的诗为何如此刚硬?\" 他回答:\"乱世文人,若不硬气,如何面对刀光剑影?\"

    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刘桢染病,躺在破床上写《大暑赋》:\"赫赫炎炎,烈烈沸沸。若炽炎之烧空,虽改易而弗退\" 把乱世比作酷暑,字里行间都是对现实的不满。临终前,他把诗集交给王粲:\"仲宣,帮我把《讨袁绍檄》的注疏补上,别让后人误解陈孔璋的苦心\" 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阮瑀不仅文章写得好,音乐更是一绝。在蔡邕门下学习时,蔡邕弹《胡笳十八拍》,弹到第七拍琴弦断了,阮瑀说:\"第二弦断了。\" 蔡邕故意弄断第四弦,他又说:\"第四弦断了。\" 蔡邕惊叹:\"此子乐感,百年难遇。\"

    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阮瑀临终前,把儿子阮籍叫到床前:\"司马懿眼神如鹰,城府极深,曹氏子孙若不及早防备,必遭其祸。\" 可惜当时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