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34章 建安七子:在战火中写诗的文化天团(1/7)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 年),长安城在李傕、郭汜的混战中沦为废墟,17 岁的王粲抱着祖父王畅的遗稿,跟着难民队伍往城外逃。破破烂烂的衣摆上沾满草灰,鞋帮子早磨穿了,露出冻得通红的脚趾 —— 谁能想到,这个瘦小丑陋的少年,即将在文坛掀起一场风暴。

    此时的左中郎将蔡邕府邸,正上演着离奇一幕:60 岁的蔡邕听说王粲来访,慌忙中把鞋子穿反了,拖着鞋就往外跑,腰间的玉佩叮当作响。门客们面面相觑,要知道蔡邕可是连董卓都要礼让三分的文坛泰斗,此刻却像追星族见了偶像。

    门一开,王粲愣住了,只见蔡邕对着他倒头便拜:\"此乃王畅公孙,有异才,吾不如也!\" 满座宾客望着这个身高不足五尺、长相平平的少年,集体傻眼。蔡邕却拉着王粲的手不放,转头对家人吼:\"把东厢房的藏书全搬过来,以后都是仲宣的!\" 吓得王粲赶紧作揖:\"老大人折煞晚生了!\"

    中原混战,王粲南下荆州投靠刘表,想着 \"乱世凭才学安身\",却栽在颜值上。刘表隔着屏风见他第一面,就皱起眉头 —— 史载王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说白了就是又丑又瘦还不修边幅。刘表转头对属官叹气:\"空有才华,可惜长得太随意,难成大器。\"

    这一晾就是十五年,王粲只能在荆州当 \"高级顾问\",空有《荆州文学记官志》这样的大作,却没人采纳他的谋略。直到建安十三年(208 年),刘表病死,他立马找到刘琮:\"曹公破袁绍、定北方,现在大军压境,您觉得是学袁绍刚愎自用,还是学刘晔识时务者为俊杰?\" 刘琮犹豫,他直接掏出曹操的密信:\"您看,曹公承诺 " 归顺者封爵,抗拒者屠城 ",您选吧。\"

    曹操在汉水边大摆庆功宴,王粲端着酒碗就往主桌凑,当着满朝文武开夸:\"昔袁绍拥四州之地,却让许攸这样的奇才投靠明公;刘表坐拥荆襄,却把诸葛亮这样的卧龙晾在隆中。明公您定冀州时,一进城就把审配的粮仓分给百姓;平荆州后,立马让蒯越这样的荆州名士做太守,这操作,连周文王看了都得竖大拇指!\" 曹操笑得合不拢嘴,当场任命他为军谋祭酒,成了丞相府的核心智囊。

    王粲的记忆力,在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