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18章 曹魏后宫升职记:从歌女到太后的权力漩涡生存法则(1/6)
    《易经》里有句话说得明白:\"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说白了就是老爷们在外搞事业,老娘们在内管后院,这才是天地间的大道理。你看虞舜娶了娥皇女英,周朝有太任太姒,都是贤内助旺夫的典范。可到了末世,皇帝们光顾着好色,把后宫搞成选秀大会,最后搞得风气败坏、国家完蛋,真是让人叹息。所以说,不管是治国还是治家,后妃制度都是重中之重,堪称王朝兴衰的风向标。

    汉朝的时候,后宫职称就挺复杂:皇帝奶奶叫太皇太后,妈妈叫皇太后,正妻叫皇后,下面还有十四个等级,什么昭仪、婕妤、美人,跟现在的职场晋升一样,一级一级往上爬。最高级的是昭仪,相当于 \"后宫 ceo\",年薪两千石;最基层的是家人子,月薪百石,妥妥的实习生待遇。这套制度说白了就是 \"论资排辈\",你长得漂亮没用,得看职称等级,跟现在的国企差不多。

    曹操刚称魏王时,觉得汉朝那套太繁琐,搞了个 \"简约版\":王后下面设了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五个等级,相当于总监、经理、主管之类的。到了曹丕称帝,可能是后宫妃子太多不好管理,又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一下子多了五个岗位,估计是为了哄老婆开心。曹叡更夸张,觉得顺成这个职称不好听,直接取消,新增了淑妃、昭华、修仪,后来又把夫人升到淑妃上面,简直是在玩后宫版 \"职场升职记\"。

    到最后,曹魏后宫从夫人以下一共有十二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官职和俸禄,比现在的 kpi 考核还严格:

    贵嫔、夫人:仅次于皇后,相当于副总裁,虽然没有具体官职,但地位尊崇,属于后宫核心管理层。

    淑妃:对标相国,享受诸侯王待遇,年薪跟诸侯王差不多,属于高管级别,出门都得坐豪车。

    淑媛:相当于御史大夫,年薪县公级别,属于中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一部分后宫事务。

    昭仪:比县侯,年薪跟县级干部差不多,属于基层管理者,有点小权力。

    昭华:比乡侯,年薪乡级待遇,相当于小组长,管几个宫女。

    修容:比亭侯,年薪亭级,就是个小头目,负责具体事务。

    修仪:比关内侯,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