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灾民的性命,在汉帝的眼中不过是棋盘上几枚可弃的残子。
汉帝的语气变得柔和了起来,缓缓说道:“辽东王,魏郡你也不必再去了,朕赐你节制边军之权,北境诸事,你皆可一人决断。”
让辽东王节制边军,汉帝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辽东王的忠义自然是不必多言的,这是十几代人攒下来的口碑,早已铭刻在世人的心中,无人质疑。
把兵权交给辽东王,实则是在稳固汉帝的权柄。
只要辽东王掌兵,汉帝便拥有诛杀一切逆臣的力量。
而刘寒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沉默了许久,再开口时声音嘶哑低沉:“臣,领旨谢恩。”
汉帝满意地点头,重新坐回龙椅,他轻抚袖口,语气愈发温和:“爱卿明白朕的苦心便好。辽东军乃国之重器,唯有托付于你,朕方能安心。”
退出未央宫时,洛阳正飘起细雪。
盛夏飘雪,仿佛在映照着大汉的国运已经濒临破碎。
刘寒驻足宫门外,望向灰蒙天际,伸出手握紧了一片冰凉的雪花。
他的心中已然清楚,大汉在倾覆的边缘徘徊,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王上!”
此时,一个少年跑了过来,对辽东王单膝下跪,“绍有报国之志,奈何无门,愿自此追随辽东王,匡扶汉室,兴我大汉!”
刘寒看着面前的袁绍,眼神淡然。
其实他与对方的岁数相仿,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少年郎,只不过二人的心境却天差地别。
因为刘寒站在山巅,所以他才看的更远,知道脚下的山马上就要崩塌了。
而袁绍却不知这些,他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只有满腔的热血。
“还有我!”
就在此时,又有一位少年走了过来,他正是曹操,身上锋锐宛如刚出炉的利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不才,却也愿随辽东王扶大厦之将倾!”
袁绍的话让曹操醒悟了过来。
心有匡汉之志,可若是不能行匡汉之举,又与朝中的那些庸人有何区别?
大丈夫七尺之躯,当行靖祖之事,以血补天,以命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