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49章 刘九思之死(2/3)
    ……

    数月之后,笼络在洛阳上空的阴郁方才有所消散。

    十五岁的稚嫩少年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云台殿内,他的身材有些清瘦,仿佛一阵风吹过就能将他拂起。

    但殿内的大臣们在见到这个弱冠之年的少年后,却全都恭敬的俯首行礼,称其一声“太师”。

    这个少年便是第十一世辽东王,刘知年。

    虽然年龄不大,但他的名字却已经响彻了长安。

    他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师,录尚书事,是本朝的丞相、大司马。

    十五岁的太师,闻所未闻!

    这一切的殊荣,都只因为他是当代的辽东王,是靖祖的后人。

    面对众人的行礼,刘知年也都一一点头回敬,而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张案台,坐下来批改手上的奏折。

    这些奏折来自大汉的五湖四海,都是身居要职的官员们的上奏,每一份奏折都关系到一地群县之民生。

    然而这些事关重大的奏折,此刻却在由一个尚还青涩的少年批改。

    但云台殿内的群臣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这里发生,刘知年身上的那些官职并非虚荣,而是实实在在的权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刘知年却确实没有辜负汉帝的信任,他居然真的能将手上的政务处理的面面俱到,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这也让人不禁怀疑,坐在案台前的并非十五岁的少年,而是一位手段老辣、城府极深的顶尖权臣。

    身材瘦弱的他虽然没有继承父亲戎马沙场的勇武,但却拥有着如同妖孽般的智慧!

    正当云台群臣忙碌的时候,一位身着赤黄袍子的青年走进了殿内。

    “知年。”

    刘知年闻声抬头,见到来人之后,连忙起身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我们都是自家人,以兄弟相称便可。”

    太子刘庄面带笑意,可当他看到少年眼眸下厚厚的黑眼圈时,却又皱起了眉头:“昨夜又熬到了几更?”

    刘知年回想了一下,如是说道:“约莫是三更天,凉州春旱的赈灾章程需尽快拟定,耽搁不得。”

    “国事固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