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番外第60章 匠法入律(1/7)
    正德三年四月初九,豹房暖阁里,铜鹤香炉悠悠地吞吐着松烟,那烟气在十六扇缂丝屏风之间穿梭蜿蜒,把屏风上“河图洛书”的图案熏得影影绰绰,似真似幻。朱厚照斜靠在豹皮椅上,手指间捏着《周礼·考工记》的残页,烛火在“攻金之工”这四个字上不住跳跃,映得他眼底的血丝都透着暗红。

    陈大锤恭恭敬敬地垂手站在丹陛左侧,随着呼吸,他铁砧袖扣轻轻颤动,时不时撞出细碎的金属声响。这声音惊得案头上的《宣德鼎彝谱》滑开了半页,夹在里面的螺旋纹草图露了出来。仔细瞧去,那草图竟是用《周易》的爻线伪装的螺距参数,每一道纹路旁边都标着“七九之数”,暗暗契合着北斗七星与洛书九宫。

    “今日咱们就只商量一件事。”朱厚照冷不丁开了口,手指轻轻敲了敲紫宸案上的《大明律》,朱漆封面映出他微微皱起的眉峰。“怎样才能把匠法写进律法里,还不让那些士大夫骂朕‘乱祖宗之制’。李阁老,你可是三朝老臣了,先来说说你的想法。”

    李东阳从袖子里抽出《礼记·王制》的注疏,烛火照在他的山羊胡上,像是镀了一层金边。“陛下,《考工记》里说‘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这可是圣王治理器具制作的根本。要是想设立匠人的考核制度,不妨就借着‘辨功苦’这三个字做做文章,仿照唐朝府兵的‘勋功’制……”

    “慢着。”朱厚照抬手打断了他,指甲在“功”字的注疏上划过。“‘功’这个字太刺眼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军功。不如改成‘前程分’,简称‘分’,这么一说听起来就跟科举相关,士大夫们听着也顺耳些。”说着,他突然转头看向陈大锤。“陈卿,你常年在工坊,你说说看,匠人们每个月该给多少分合适?”

    陈大锤伸出粗粝的手掌,在算珠上拨弄起来,发出沙沙的轻微声响。“回陛下,一般来说,寻常匠人每月给一分作为底数。要是改良了工具、打赢了胜仗,得加上五分——不过这得附上《实证录》,得经过考工院实际测试通过才行。要是带学徒满一年,徒弟能独立上手干活了,就再加三分。”说到这儿,他忽然压低了声音。“不过要是战时出了岔子……”

    “战时就扣十分!”朱厚照紧接着话头说道,指节轻轻敲了敲《大明律·兵律》。“但这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