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番外第54章 软硬兼施(1/2)
    正德三年二月十五,乾清宫内气氛凝重。朱厚照将阳城铁厂呈送的蜜蜡色硫黄标本往龙书案上一推,蜡丸密信在《明会典》「军器监」卷页间划出沙沙声响。杨廷和望着硫黄标本上「宣德年制」铭文,指尖在袖中轻轻叩击——他当然知道这是伪造的宣德工艺,但当验硫片显示铅含量微乎其微时,礼法派的弹劾之词突然显得苍白无力。

    「首辅以为,」朱厚照把玩着新铸的「工」字火漆印,「若神锐炮用上这般精硫,佛郎机的铅钉火炮可堪一击否?」

    杨廷和俯身时,目光扫过皇帝案头的《开海条陈》草案,「匠官六品」的字迹被朱砂圈了又圈。「陛下神锐铳之威,臣已在演武场亲见,」他斟酌着措辞,「然匠官超擢至六品,恐违「伎术官不得逾制」的祖训……」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王巧儿的信鸽扑棱着撞在窗纸上。朱厚照拆信时,蜜蜡色硫黄碎屑落在《匠官品级条例》修订稿上,宛如撒了一把金粉。「陈大锤请封『舟师匠正』,」他扬了扬信纸,「阳城铁厂匠人愿以十年技术积分,换得随船监造之权。」

    时光悄然流转,太学辟雍殿内,张旭的算珠在「匠官品级」沙盘上拨出清脆的节奏,六十四颗白珠代表六品以下匠官,十二颗红珠标出拟升六品的「舟师匠正」名额。许天锡望着沙盘,忽然想起去年在威宁堡亲眼所见的神锐铳齐射——那些枪管此刻正成为匠人索要品级的筹码。

    「《周礼·考工记》载,『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李东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匠人掌器,古已有之。今设『舟师匠正』,不过是让『执上齐』者有其位而已。」

    许天锡转身时,看见太学外墙新刻的「工」字已被漆成朱红色,与国子监的「辟雍」匾额形成微妙对峙。张旭忽然开口:「礼部尚书可曾见过神锐炮的星芒散热槽?每道槽纹间距三分,误差不逾半厘——这样的精度,岂是无品之匠能为?」

    又是一日过去,龙江船厂内阳光明媚。陈大锤的「忠勤」腰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盯着新落成的双层龙骨福船,琉璃护目镜倒映着船底的「水密隔舱」铭文。王巧儿递过一卷《郑和宝船龙骨残片图》,纸角残缺处露出现代船舶的水线标识,却被巧妙剪裁为「宝船浪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