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孔,外壳显得粗糙不堪,与明军使用焦炭精炼而成的铁弹相比,简直有云泥之别。
此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忠适时地递上一份密报,低声说道:“陛下,东厂在蔚州抓获的走私匠人交代,达延汗为了打造这批狼牙铳,几乎把漠南寺庙里的铜佛都熔了。”他说着,特意将密报翻到某一页,呈到朱厚照面前。那泛黄的账册上,清晰地记着“购大同焦炭三百石未遂”字样。
“所以他们只能用松烟熏铁?”朱厚照听闻,突然笑出声来,但这笑声中却带着一丝嘲讽与不屑。他伸手从暗格中取出一支泛着蓝光的神锐铳,那铳身阴刻的《武备志》炼焦图,在烛光的映照下,线条流转,仿佛在诉说着大明先进的火器制造工艺。“传旨将遵化铁厂的焦炭产量再增三成,特别是那批双膛线钻头,要用辽东火油淬火。”朱厚照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清晨,豹房西暖阁内却暗流涌动。朱厚照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边境局势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明的安危。蒙古部落的蠢蠢欲动,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大明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完备的战略,定能稳如磐石。而这一切,都需要精密的布局和果断的决策。
正如这暖阁中缭绕的青烟,虽看似虚无缥缈,却在不经意间,悄然影响着整个房间的氛围。大明与蒙古之间的这场较量,也如同这青烟,虽未真正爆发大规模冲突,但局势已然紧张到了极点。而朱厚照,这位年轻的帝王,正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为大明王朝勾勒出一条稳定边疆、守护国土的光明之路。他深知,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实力,才能在这风云际会的时代,让大明屹立不倒,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