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番外第47章 推广算具(1/3)
    正德三年正月十五·太学辟雍殿外墙新凿的「工」字嵌入青砖三寸,边缘残留的虎耳草汁呈现淡紫——那是匠人用黔地耐铅毒植物汁液做的防氧化处理。二十八名算学科生员对峙如两列箭簇,匠人子弟陈铁柱手中的「海舟算板」玉珠轻碰作响,这紫檀木算板复刻了郑和宝船龙骨弧度,板面阴刻《武备志》铳炮射表。他滑动红玉珠沿宝船航线移动,珠轨与《郑和航海图》牵星数据重合时,板缘便显出对应仰角参数,算珠分三色:红珠记丈尺,青珠记斗斛,白珠记时辰。

    「贱籍之子,也配用六壬算板?」周弘祖折扇一收,扇骨露出「火德」秘纹——那是用铅砂混松烟绘制的辟邪符。

    陈铁柱拨动白珠,算板边缘的「工」字暗纹对准日影:「周弘祖,你袖口的「火德」符篆,铅含量怕是超过三成吧?」他晃出验铅试纸——用捣烂的虎耳草汁浸制,遇铅即显靛蓝,「这是黔地苗医验毒法,比你的符水灵验多了。」

    「肃静!」太学博士陈邦彦按剑上前,腰间革带扣发出轻响。他出身军器局文书世家,曾祖父参与过《永乐大典·军器》编纂,此刻手中的「勾股规」正是家传宝物,规身刻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的《考工记》铭文,「许大人观礼之际,尔等当以算学论道,而非私斗!」

    卯时初刻,许天锡在锦衣卫簇拥下踏入殿门,目光立刻被陈铁柱手中的海舟算板吸引——盘面中心竟刻着郑和宝船的「牵星板」刻度。「陈生,」他冷笑,「六壬算板乃占卜圣器,你竟敢改作算具?」

    「回大人,」陈铁柱转动内盘,牵星板刻度与《九章算术》算题一一对应,「太宗爷下西洋时,匠人就用此盘测算水程。太学算学科若容不得「古为今用」,何谈「诚意正心」?」

    许天锡正要发作,王巧儿已拾级而上,手中托着「晷影矩尺」——这青铜丁形尺用南京观星台旧圭改制,横臂的七衡六间图被重新标注为镗床螺距。当竖臂日影投射在「勾股容方」格纹上时,螺旋升角与《周髀算经》冬至晷影长度竟完美契合,「许大人可曾见过《周髀算经》里的「七衡六间图」?」她将矩尺对准窗棂,阳光穿过尺面「工」字透光孔,在地面投出等角三角形,「此图与匠人镗床的螺旋纹原理相通,皆合「勾股容方」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