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的耳朵,低声尖叫。
“不是吧!!”
“疯了吧,真不怕引起民愤吗,民政那边会帮我们吗?”
这件事的核心还是在民政事务总署身上,如果他们不帮忙分担压力,那这么做势必迎来反噬,关杰反问。
“你觉得呢?”
“他们每年拿那么多指标和红利难道是白拿的吗?”
对这种部门的关系,关杰比陈子谦更清楚,他能肯定,民政那边肯定是会站出来分摊火力的,但陈至立的这个办法,真的是一盘很糙的棋。
而且,他的心中,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陈子谦拍拍关杰肩膀,也不像刚才那么紧张。
“嗨,既然民政会扛旗,那你还担心什么,放心了,没事了,横竖我们也是打一份工而已。”
关杰没有接话,他想的要更远一些,陈至立的办法很有可能会引起那些民众的强烈反击,这个后果有多大,他不敢想。
一旦出现了扛不住的情况,上面追究责任,谁来负责。
以他对陈至立的了解,肯定不能是他。
关杰也是老油子了,他知道这种时候,他才是最危险的那个,稍有不慎,他就会当那个顶包的人。
不行,一定要想后路
其实关杰他们除了这种敷衍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能平息民愤的手段,比如由福利署牵头,主动承认错误。
想办法给予补偿,或者是改善基础环境,出台一些新的便民政策,让大家看到诚意。
但无论是关杰还是陈至立,都习惯的,或者说根本没考虑过那些办法。
因为,那些办法,都要砸钱啊。
打点关系也需要砸钱,但福利署的人宁愿是将这些钱用去打点关系,也不愿意做一点实事,因为他们打心底的觉得这样没好处。
用这些钱去打点关系,还能维持人脉,而且同样能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在关杰的安排下,福利署登报澄清谣言,轰动了这么多天的事情,媒体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么有热度的题材呢。
tvb与亚视都争相报道对于这件事的回答。
黄大仙,方家租住的屋邨小房子
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