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战役顺利落下帷幕,李长风在安南各大城市精心部署了驻守军队,以确保这片新纳入统治的土地保持稳定。安排妥当后,他亲率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返回海南。
回到海南后,李长风并未有丝毫懈怠,而是迅速投身于对安南的长远规划之中。他深知,若要真正稳固大明在安南的统治,人口的充实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是,他专门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船队,驶向明国的各大港口。与此同时,他还暗中派人前往那些正闹灾荒的地方,以巧妙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灾民往各大港口聚集,并向他们承诺能给他们一条活路。
在积极筹备移民事宜的同时,李长风也在大力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他的军队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编,目标直指十万人。为此,他广招青壮年入伍,聘请经验丰富的将领担任教官,按照严格且先进的军事训练体系对新兵进行操练,致力于打造一支战斗力更为强大的劲旅,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大陆各大港口招募而来的灾民如潮水般汇聚。李长风随即组织船队,将这些灾民大量运往安南。一抵达安南,他便着手将灾民分散安置到安南各地,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以此来稀释当地的民族构成,从人口结构上进一步加强大明对安南的掌控。
安南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十分适合水稻种植,且能实现一年三熟。李长风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推广水稻种植。他从大明内地请来经验丰富的农艺师,深入田间地头,向当地百姓和新来的灾民传授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包括如何选种、育秧、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同时,他还组织人力开垦荒地,修建灌溉设施,确保水稻种植所需的水源充足。
在李长风的精心经略下,安南的田野间逐渐布满了绿油油的稻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一季又一季水稻的丰收,粮食供应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不仅满足了当地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还有大量余粮可运往大明内地,为大明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崇祯五年,安南大地在李长风的治理下,呈现出一番别样的景象。水稻连年丰收,人口逐渐融合,各项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而在李长风的府邸中,同样喜讯连连。
春丽,这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