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明白什么啊,爷爷,半天都是我在说,您也没指点啊!”
罗旭一脸不解。
方敬远无奈摇头:“笨得跟猪似的,我问你,这赤道经纬仪是什么时候的?”
“刚不是说了,康熙!”罗旭道。
“康熙爷洋文水平怎么样?”
方敬远再问。
“洋文?”
罗旭微微一愣,这怎么和洋文还扯上关系了?
相传清朝皇帝中,康熙爷的外语水平的确是非常出众的,而且不仅仅是英语,他还对俄文、法文和拉丁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可他依旧不明白,这和这个物件儿有什么关系?
看着罗旭一脸懵逼的样子,方敬远端起酒杯:“康熙爷有几个洋人老师,知道吗?”
听到这话,罗旭想了想。
片刻,他倒吸了一口气:“爷爷,您是说……南怀仁吧!”
“想明白了?南怀仁是个干实事儿的主,除了给皇帝上课,还监制了天文仪的建造,其实说起对咱们国家做的事儿,他比利玛窦和汤若望更靠谱!”
方敬远口中的利玛窦、汤若望,都是古时候西方的传教士。
进入我国以后,的确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少贡献,尤其是汤若望,历经明清两代,在我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
但饶是如此,南怀仁作为汤若望的学生,为我国科学事业所做的事情,的确更加实惠,也对后世影响更大。
罗旭点点头:“没错,自打天文仪建造后,咱们国家才开始正式测量天体,而且也开始书写记录!”
说着,他拿起赤道经纬仪看了看。
“爷爷,所以这两个字母,并非落款,而是某种技术的简称?”
方敬远摇头而笑:“看来我刚才夸你还夸早了,你想想南怀仁姓什么?总不会是真姓南吧?”
一旁徐文斌道:“难不成是姓……南怀?”
罗旭则如梦初醒,当即笑出声来:“我记得是费迪南·威尔比滋特!”
方敬远笑而不语,继续喝着酒。
费迪南·威尔比滋特,正是南怀仁的名字,书写则是拉丁文格式。
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