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心中念着,时代与礼教将女子困于后宅,但她偏要打破这禁锢。柳杏儿深知,要扩张产业生意,人才必不可少。
她果断吩咐管事,精心挑选培养优秀之人,尤其是在管事和账务方面。不仅如此,她还要挖掘女子在刺绣、厨艺等方面的天赋,甚至打算请武师教功夫。毕竟,会功夫的女侍卫在这世间,必然大受欢迎,而她的商业版图,也将由此徐徐展开 。
她深知多一门本事就多一条生路,便积极筹备。在京城的日子里,她不仅查看房产租赁状况,还特意来到杜莹莹的胭脂铺子。这一去,着实让她大开眼界。伙计告知她口红极为畅销,若想购买得付二十两定钱排队,而她若排队,前面竟有五千多人!
看着店内价格高昂却不愁销路的口红,柳杏儿深知京城商机无限。
在生意场上,柳杏儿曾凭借独特口红生意崭露头角,可如今,口红做法不再是秘密,不会制作胭脂、难以控制成本的她优势尽失。面对这般局面,柳杏儿深知扩张之路需谨慎,毕竟“步子太大不但会扯到蛋,还会拉到裆”。
于是,她有了新章程,打算在其他生意上另辟蹊径。然而,新计划的实施困难重重,她急需绣娘和厨娘来教学徒,可愿意倾囊相授的绣娘和厨娘实在难寻,就算花钱买人,人家若只肯教点儿皮毛,她也毫无办法。
柳杏儿在京待了些日子后返回京卫,一进家门竟瞧见姥姥姥爷。她又惊又喜,一连串发问:“姥姥姥爷,你们咋来了?啥时候到的?咋也不提前说一声,好让我派人接呀。”姜老太爷笑着解释是大表哥送来的,还称是因柳杏儿娘曾写信询问在京卫置办产业一事,所以来看看。
柳杏儿心里一猜便知,大概率是二舅的事儿,却也不点破,跟着装糊涂。此时,家人正劝姥姥姥爷吃完饭再去二舅处,柳杏儿也闻到饭香,极力挽留。姥姥姥爷最终留下,用餐时被柳杏儿逗得心情大好,胃口都开了些。饭后,他们仍着急去,柳杏儿便让母亲先带二老去铺子看看……
柳杏儿望着面前一堆自己爱吃的上山货,心中满是感动与担忧,忍不住对即将离开的老头儿老太太叹道,赶路不易不该带这么多。老太太却拉着她的手,笑着说坐车坐船不累,还有大堂哥扛东西。随后,老人叮嘱柳杏